BIG SPENDER:<br>才俊單車隊 秒速破風

BIG SPENDER:
才俊單車隊 秒速破風

車是男人的第二生命,可惜為了一個家,對於四個轆的選擇權,都難隨心所欲。銀行副總裁潘建新、測量師鄧家威及船務公司老闆陳曉光,三年前因單車而走在一起組成車隊,在路上你追我逐,下個月還孭着背囊,飛到日本進行單車遊,享受以個人體力推進的快感。這兩個轆的座駕象徵男人的自由自在。

記者:黃碧珊

攝影:梁志永 麥永健 陳奕釗

一個網上單車討論區,把三個男人拉在一起。大概三年前,潘建新為陪伴當年3歲的兒子騎單車、陳曉光與當年還是女朋友的太太玩摺叠單車、鄧家威要代表香港公司參加馬來西亞分公司舉辦的單車比賽,三人各有因由在網上單車討論區交換心得,結果由最初交換配件資訊,再相約踏單車,到今日成為一支有40多人的車隊。「因為經網絡認識,所以隊名叫E-Team」。潘建新是創隊隊長,主力負責活動統籌,所以人人叫他隊長。隊員不是公司老闆就是管理層、工程師等專業人士,用作擺放獎狀及隊員聚腳的會址,都是由一位公司老闆隊員借出的辦公室。

每個周日,E-Team都會相約到郊外進行約兩小時的練習。

E-Team一名隊員借出辦公室作為車隊會址,並作車隊開會之用。左起鄧家威、潘建新及陳曉光。

車隊百萬裝備迎戰

他們差不多每個月也參加單車比賽,每星期有兩天共同訓練日,前香港單車隊成員梁文軒也是隊員之一,雖然大部份隊員都是只有數年年資的業餘車手,但今年初的滙豐博愛單車百萬行,一行十人的E-Team就奪團體計時賽第二名。
陳曉光周末也要忙公事,所以做車隊的後勤,接載參賽隊員到比賽場地。平日他的座駕是寶馬323i房車,貪其實用,適合一家大小,在單車場他選了8萬元的意大利頂級單車Pinarello Dogma,只因有型又快。「部單車兩年前買,但這個波浪形彎曲車架仍是最新款式」,他撫着車架說。人家叫他們百萬富貴單車隊,他們卻異口同聲說:「每個玩得專業的業餘單車手,差不多每架車都10萬、8萬,每隊有廿幾三十人,百萬單車隊一點也不出奇。」

粉黑色的隊衣是向在世界單車壇享負盛名的香港運動服裝製造商Champion System訂製。

總值約$12萬破風戰車

投資十多萬只為追求專業單車手所謂的「破風」速度感,每次比賽前,隊長潘建新都換上4萬元的德國Lightweight頂級公路車車轆Meilenstein,配合瑞士BMC新款單車,全架單車總值約12萬元。經過兩小時的練習,他說:「換了轆感覺完全不同,好暢快。」隊友只無奈地說,剛才隊友都跟在潘建新後面,很多時候看不見隊長在哪裏。

穿冠軍級人馬戰衣

車隊一身裝備也是向香港運動服裝製造商Champion System訂製的,這生產商為香港單車隊、「牛下女車神」李慧詩特製無縫戰衣,曾經為多個不同國家的世界冠軍運動員提供戰衣,如2010年女子場地單車個人追逐賽世界冠軍及世界記錄保持者──美國的Sarah Hammer。
一般單車衫每套約1,000元,但他們選擇質料更薄、更貼身,可更破風的單車衫,每套約1,600元,也是為追求速度感的共約350元的手套及鞋套,基本單車服飾已約2,000元。

去年,潘建新與隊友在飢寒交迫下,用了約9小時,從山腳騎着單車,走過1比3的斜路,終於到3,275米高的台灣公路最高點武嶺。右圖為其中一站墾丁。

在大嶼山,除在快速公路旁練習,也從東涌騎單車往昂坪天壇大佛。

潘建新說自己已經40歲,是單車隊中較年長的成員,體能始終比不上年輕隊員,「每次比賽穿無縫設計的疾速破風衫打底,加上公路賽用的流線頭盔,每次可以快一秒就是我們的最終目標。」疾速破風衫每套1,280元。
全副專業裝備,誓要每個周日在單車路上,尋找那平日享受不到的速度感。

鬥技術也鬥身家

剛過去的星期日,香港單車聯會在大嶼山欣澳舉辦本賽季第六回合全港公路單車賽,E-Team參加挑戰組比賽,由翔東路往東涌方向至近深水角徑作轉折點回翔東路,來回兩次共16公里。他們以23分37.2秒得第三名,敗給大律師韓尚志有份參加的車隊。

剛舉辦的全港公路單車賽,韓尚志(白色單車衫前排中間)的單車隊以23分22.6秒勝出。

碟形車轆曾獲獎

隊長潘建新賽後檢討,輸技術之餘也輸裝備,因為冠軍車隊所用的是車頭設計更破風的公路計時單車,還換上破風的碟形單車轆,韓尚志使用的加拿大Cervélo車架,及獲得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reddot design award 2012年得獎設計的Lightweight碟形後轆,加上其他組件,每架單車就約十多萬元。
冠軍車隊隊員韓尚志,曾玩賽車約十多年,近兩年轉玩單車,差不多每天也練習,每周走足300公里。他有一部普通公路單車及比賽用的公路計時單車,每部大約十多萬元。他以47歲之齡,還有好表現,全因從前的賽車經驗外,多少因為捨得投資在單車上。「第二、第三名有廿歲的隊員,但我同隊友年紀全部屬30、40歲組別,平均年齡差不多是最高,不過,將每件零件配合到最好,加起來就可以比對手快一些」。賽場上鬥體力之餘也鬥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