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br>十年十倍幾番新 - 丘亦生

金融雲端:
十年十倍幾番新 - 丘亦生

哥哥、沙士、美伊戰爭……今年是很多事情的十周年,果真十年人事幾番新,連金魚缸中的股王,也經歷了改朝換代。重溫過去十年的十倍股,也帶來「我為甚麼錯過了這麼多」的感慨。
我用股壇長毛David Webb的股票總回報數據庫,找出過去十年的十倍股(Ten-baggers),由於該數據庫會把股息回報計算在內,故此比單純比併股價升幅更為準確。結果發現,過去十年出現了94隻十倍股,佔逾1,500隻股份的6%。

大價股也有狂牛印記

不要以為,能夠有十倍回報的股份,一定是二、三線股,查實名單中,不乏熟口熟面的大價股,如升23倍的港交所(388)、61倍的騰訊(700)、29倍的大快活(052)。
事後孔明,也絕非無迹可尋,如自由行帶旺珠寶化妝品消費,於是六福(590)、周生生(116)及莎莎(178)均榜上有名,而濠賭股的崛起,則令銀河娛樂(0027)市值暴漲,帶來69倍回報。
有趣的是,94隻十倍股中,只有9隻是H股,再一次印證內地經濟高速增長,與中資股的表現,並無必然關係。
這張名單可以歸納到甚麼呢?原來要尋找十倍股,真的不用隔山打牛,可以從身邊的股份找線索,前富達明星基金經理彼得林治(Peter Lynch)的揀股原則仍然適用。當然,掌握行業大勢也很重要,有時無論股份基本因素如何,也難敵行業的大退潮,看看昔日股王滙控(005)、宏利(945),如何在金融體系的去槓桿化下被摘掉光環,便知道甚麼是形勢比人強。
要捕捉十倍股,事後看永遠覺得一目了然,事前看卻是混沌一片,正如十年前如何會猜得到自由行會發展到橫掃廣東道、藥房稱霸銅鑼灣的境況?再者,微小的錯誤,往往導致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的結果。

功課做不足 隨時捉錯路

我最近看到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周二剛公佈業績的聲學零件生產商瑞聲科技(2018),去年多賺七成,股價連日創新高,以最新股價計,市值已高達445億元,超過富士康(2038)不止一倍。事實證明,瑞聲科技才是貨真價實的蘋果概念股,去年開始更取得三星的大定單,可說左右逢源。相比多年來被誤會是蘋果代工商的富士康,實情是諾基亞及LG的供應商,與諾基亞才是真正的唇齒相依,直至最近,才傳出母公司有機會把些少蘋果定單分流至富士康,但仍限於以訛傳訛階段。一個誤解,影響差天共地,瑞聲2005年上市以來回報11倍,富士康2005年上市以來回報負22%,可見投資者功課一旦做得不足,分別可以很大。
我知我知,你最關心的,肯定是下一個十年的十倍股王,但在問這個問題之前,不如先問一問自己,是否有定力持有一隻股份超過十年。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