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去年10月底對住宅市場,推出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及買家印花稅(BSD)後,至上月底止,僅錄1宗加強版額外稅,而在BSD影響下,過去數月非本地永久性居民,及公司買家的住宅買賣急跌逾75%。至於上月底對所有類別物業徵收雙倍印花稅(DSD)的遏市措施,會於下月提交立法會審議。
大部份立法會議員雖認同其穩定樓市的目標,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批評徵收DSD幾乎涵蓋所有層面的買家,令他們入市成本增加,從而只會進一步推高樓價;何俊仁、盧偉國及石禮謙等,則不滿為何以本地人為董事及股東的本地公司買家,甚至註冊慈善團體以公司自置物業,都不可獲豁免付BSD及DSD。
陳家強:樓市未健康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解釋,措施力度遠較資產增值夠力,目的是要令已進一步偏離經濟基調、泡沫風險日益增加的物業市場,可盡快平穩下來。當然,政府不會排斥任何稅種,以達到有關目的,且亦會研究一個有效快速的機制,在適當時候撤銷該等措施。不過,最近交投回落及樓價回軟,雖說相關措施產生效果,不過,仍未能說樓市已回到市場可承受的健康水平。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張炳良則指,相關措施就是要遏抑需求,冷卻市場的非理性亢奮。他補充說,推出加強版額外印花稅後,只得1宗此類成交;而非本地個人買家及公司買家買住宅,亦自去年1至11月的平均每月1089宗,急跌至去年12月至今年2月的每月270宗,跌幅逾75%,可說措施初見成效。
新game出爐 ~ 快啲試下自己有無辦法上車啦!
【「樓」年運程小測試】
http://www.tomonews.net/game/hkhousing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