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變異華人易糖尿 <br>降低胰島素分泌功能 令發病年齡提早

DNA變異華人易糖尿 
降低胰島素分泌功能 令發病年齡提早

【本報訊】中文大學與內地合作研究發現「PAX4」基因變異,是令中國人患上二型糖尿病的元凶,並會令發病年齡提早。研究發現此基因變異會令胰腺分泌胰島素的功能較低,令患上糖尿病的風險比一般人高18%。專家期望5年內可推出基因測試方法,及早找出高危一族作適當預防。
記者:梁麗兒

中大與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至去年進行研究,比較684名糖尿病患者及955名非糖尿病患者的基因組,當中涉及290萬個基因標記檢測,樣本來自香港及上海,部份病人較年輕,介乎30至40多歲。研究人員找出多個相關基因後,再進行逾1.7萬人的反覆測試,最後證實第7號染色體的PAX4基因出現變異為元凶。有變異者患糖尿病風險比無變異人士高出18%。研究同時比較日本、韓國及歐洲人的基因,也發現類似情況,整體研究涉及近10萬人的數據。

公院每年新症2萬宗

該校內分泌及糖尿科教授馬青雲指,每個人都有PAX4基因,此基因可幫助胰島素細胞發展,若出現變異,加上變異頻率較多,患糖尿病的風險便會提高。研究更發現帶此基因變異的年輕人,發病年齡比無變異人士提早一年。
該校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名譽臨床副教授蘇詠儀表示,本港及內地的糖尿病患者有上升及年輕化趨勢,本港現有70萬名糖尿病患者,病發率為10%,公院每年有2萬宗糖尿新症,平均50歲,有20%人在40歲前發病,患糖尿病的兒童也有增加。若以全國計算,35歲以下年輕人的糖尿病病發率,由20年前約0.5%增至近年2%。她期望5年內可研發基因測試方法,及早找出高風險人士,也可以針對此類病人的胰腺分泌胰島素功能較低的問題,處方針對性藥物,有助控制病情。
中大1997年起進行糖尿病基因研究,累積涉及數億元研究經費。該校內分泌及糖尿科教授陳重娥表示,歐洲比亞洲更早展開相關的基因研究,至今找到70個糖尿病基因。亞洲包括日、韓及本港專家近年才起步做研究,至今發現3、4個與中國人患病有關基因。她建議有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及肥胖等高危人士,應定期測試血糖,及早預防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