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要用幾個字來形容塞浦路斯的拯救方案,最恰當的說法是「飲鴆止渴」!
從去年初開始,誰都看得到塞浦路斯的超大銀行體系(比全國生產總值大八倍)已因捲入希臘債務危機而資不抵債,隨時有爆煲的危險。只是,這個人口不到一百萬的小島國大家都沒有放在心上,也沒有人努力替她找尋可行的救助方案,讓問題一直拖到今年快要爆煲才認真起來。
可惜,提出的兩個救助方案不過是「山埃」與「鶴頂紅」的分別。第一個方案破天荒向所有大小存戶開徵存款稅,硬生生充公國民及海外存戶的部份財富。這不但激起民憤,更嚴重打擊塞島作為離岸銀行中心的地位及發展,隨時從地區銀行中心打回原形,變成破落小漁村。剛通過的第二方案同樣是一劑侵筋蝕骨的毒藥。少了存款稅無疑減低了民眾及小存戶的怨聲,街上的抗議聲浪可以舒緩一下。但新方案大力向存款大戶特別是俄國富豪開刀卻會帶來嚴重的政治及經濟後果。
政治上來看,俄羅斯政府對本國企業、富豪、公民存款被充公肯定大感不快,她很可能對塞國及歐盟採取報復措施,包括減少、限制天然氣輸歐,要求塞浦路斯盡快還款及全面撤資等。對銀行體系資金短絀的塞浦路斯來說,大水喉一夜間丟掉所帶來的震盪實在不能小覷。
開罪俄羅斯這個金主固然手尾長,毀掉銀行體系的基礎更令塞浦路斯難以翻身。要知道塞浦路斯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間成為歐盟的重要離岸銀行中心,靠的除了是歐元這個強勢貨幣和低稅外,還有信譽和信心。事實上任何國家的銀行體系最重要的根基不是資本,而是信心,而是信任。一旦失去存戶及公眾的信任,資本再雄厚的銀行也很快被存戶提走存款,很快被客戶、同行及夥伴摒棄,很快就土崩瓦解,成為明日黃花。塞浦路斯的拯救方案正正把她的信用完全打破,令存戶特別是大額存戶失卻對她的信心,往下來大家只有走資的份兒,誰也不會再把資金放進這個形同陷阱或騙局的體系。結果是,整個國家的資金更短絀,重建經濟更沒有希望,還債的能力更低。到頭來必須再向歐盟或IMF伸手,再接受新一輪削債,緊縮方案。像這樣的塞浦路斯不是像個吃毒藥慢性自殺的病人麼?
今次方案最大贏家是德國,因為方案充份反映德國在歐元區的主導力量,小國即使再不情願,也要為了保護歐元區而吞下毒藥,也要被迫接受德國的緊縮政策。從二戰的敗國到成為歐洲經濟的真正話事人,牽着三億歐洲人向左走向右走,德國怎不是個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