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淨息差升幅冠同業

中銀淨息差升幅冠同業

【業績理想】
最後一間上巿港銀公佈業績,本港人民幣業務龍頭行中銀香港(2388)再創上巿以來盈利新高,在前年雷曼一次性回撥的高基數效應下,去年純利仍升2.4%至209.3億元。若撇除雷曼回撥影響,核心利潤更增近15%。當中主要盈利指標的淨息差,按年擴闊28個點子至1.6厘,升幅冠絕已公佈業績的同行。
然而中銀全年淨息差得以提升,主要靠上半年增幅帶動,下半年淨息差反而收窄8點子至1.56厘,該行財務總監卓成文解釋,去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打後」,巿場利率下降。大行如巴克萊及野村則指,中銀持有的債券投資收益率下降,以及存款息率上升,皆為淨息差收窄主因。
展望今年,卓成文指由於低息大環境持續,加上銀行間對貸款的競爭,「對今年淨息差有壓力」。若巿場無重大變化,他相信今年息差「可保持去年水平」。

去年人幣貸款增兩倍

自深圳人行人民幣託管行賬戶推出以來,中銀以低息接收本港銀行的人民幣存款金額減少。截至去年12月底,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在中銀的人幣存款按年減近半至827.62億元,當中大部份便為本港銀行的人幣存款。有關金額減少,有助提升中銀淨息差,但於上半年已幾乎全數反映。
至於中銀自身的人民幣業務,該行副董事長兼總裁和廣北透露,去年該行人民幣貸款增長兩倍,並指去年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業務發展「比較成功」;今年已申請新一批RQFII額度,未來亦會力爭RQFII基金銷售及託管業務。
去年中銀貸款撥備大增1.25倍,卓成文指主要為「幾個特定客戶的評級遭下調」,重申整體貸款質素仍然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