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藝術節,香港電影節近年跟自己形同陌路,曾訂下十數場票子,工作出門,盡數送予朋友,自己無緣親近。最悲壯人已出門那票未得閒交託有心人享用,白白浪費人家一票難求。
41屆啦,咒香港文化沙漠也好,說香港人沒文化也好;我們的藝術節,電影節,時裝節……還是區內先驅,樹立榜樣讓鄰居跟隨,學習,得益。隨近年亞太經濟上揚,貿易模式更變,藝團藝人東來演出頻繁已不太依賴一個藝術節去撐節目出演;然而一次過節目多籮籮讓觀眾看個飽總是一番甜美,這乜節物節傳統亦有傳統的體貼。
舞/編舞者楊浩留言:「哥,有空來看演出?這次有我編舞的份兒……」
飛柏斯之前的周六?說多忙有多忙,青年兄弟一番心意怎好推?人到文化中心才醒覺已是第41屆香港藝術節。這伙年青舞者部份:香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系列。
楊浩參與演出及編舞劇目稱《RUSH》。共編舞有李埕,胡頌威,袁勝倫及高比良洋。作/編曲,楊光奇。錄像設計,江景先。同台演出還有另外兩項目:李思颺創作《What's The Matter?》,共舞李德,岑智頤,李婷圻。李健偉編舞《Talk To me》,共舞馬師雅,聯合導演/演員:邱頌偉,音樂趙朗天,敲擊邵俊傑,小提琴陳欣賢。都是新秀,好長一串來自五湖四海陌生名字。清新演繹不單止努力創意表現,還有不同背境來源各路人馬和諧共榮。《What's The Matter?》擁相當豐富及吃力的肢體語言,目不暇給,漂亮演繹,掌聲是明證。
《RUSH》謝幕,歡呼不絕,小劇場大氣派,好久未見如此Stylish本地創作;黑白簡約衣飾形象,瀟灑身影無半分冷場,故事乾淨利落現代氣息濃厚。落力拍掌不全因楊浩是朋友,5人組合人人獨立,各負精彩。
7年還是8年前?廣州諾基亞(Nokia已從我們生活中隱退)的推廣活動,我們設計是主角;一伙年輕舞者是綠葉。重慶出生,北京學舞,當年是廣東現代舞蹈團團員。後來獲香港演藝學院獎學金來港上課,加入城市當代舞蹈團,現任教鍾詠賢芭蕾舞學校……從少年到青年,我們不常見,卻從未停止聯繫,關懷。看過《RUSH》,相當安慰,年青楊浩終於成熟,Promising;假以時日,定非池中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