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最近交了外籍男友,生活習慣開始「全盤西化」,煮西餐、飲紅酒,上周末更陪同男友到大球場睇咗3日Rugby Seven。雖說是「陪」,但這位友人絕非只呆坐男友身旁玩Candy Crush,而是非常投入,又叫又跳,還不時在WhatsApp瘋傳穿着欖球戰衣打氣的照片;能令大批平時不諳體育的OL也如斯瘋狂,七人欖球確是辦得非常成功。
相對傳統15人欖球,經常出現球淹沒在人堆中的混戰場面,「七欖」確是節奏快、速度高,易明兼刺激得多;難怪比起傳統欖球在不同洲份有更多支持者,下屆里約熱內盧奧運重新納入欖球,也是選擇了七人欖球制。
覺得好睇,自然想玩埋一份。可惜七人欖球要在公眾參與的層面上普及,仍有不少難度。首先是場地問題,經常跌倒地上混戰的欖球,一定要在質素不太差的草地或仿真草球場作賽,比起一塊硬地便可開波的足球、籃球,自然較局限。
最重要,是欖球需要極之激烈的身體碰撞,「天生」已把兩類人:怕傷的和像我這樣骨瘦如柴的拒諸門外。就算是衞生波,就算我唔撞人,當拿着皮球,要抵擋對方所有拉、撞、推、扯等「合法」攔截動作,確非「普通人」可以招架得住。想到此便明白,為何足球始終被喻為全球最受歡迎運動,因為無論高矮肥瘦,男女老幼,都必定可在足球場找到位置。唔緊要!做唔到球員,下年七欖再做觀眾,一樣過癮!
方柏翹
now足球評述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