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車沿錦田河北岸,原本路線轉左貼着錦綉花園踩向牛潭尾軍地,新田軍地,轉青山公路,米埔後,走來時路回去。黑雲漸密(稍後的下午黑似入夜,惜雨點小)。
改變路線,沿河踩至元朗河跟錦田河交匯轉入后海灣前的紅樹林。前面有改裝輪椅,騎椅人以雙臂發力推動前行;略過,高聲喊:早晨啊!健兒回應:哈囉!充滿精神。跑馬拉松是我的夢。
好幾年前偶然重拾單車樂趣,隨後近千個日子踩個不亦樂乎,上山落山整日踩。勁至獨自從元朗踩到荃灣,沙田,大埔,粉嶺,上水,米埔回元朗,剛好新界一圈。不過香港單車徑雖然說建設已一年又一年,依舊殘缺不全,新界的貨櫃車大車又特多,一些沒好心腸司機會貼着你風馳電掣;自己不pro,全憑一字:勇!運動激發化學作用,腦下垂體附近產生Endorphin提供的快感比恐懼更高,戰勝路況與人心黑暗的艱難。快樂不長,千古定律;幾年下來,正為身體機能及外形改善慶幸,尋找專業跑步導師指導跑馬拉松的準備及培訓;突爾頸背劇痛,之後的麻痹,治療大手術已曾述過,不再累贅。
工作沒停,基本沒好休養,瞬間重返崗位。一般運動不敢隨便開展,乾行路,一步,兩步,一小時,兩小時……隨信心增加難度。手術後整整兩年多才鼓起勇氣獨自重返大浪西,鹹田,赤徑一帶。上山初期,頗忐忑。單車?用上一年去克服恐懼(害怕遇急外翻車再碰頸椎傷患,事實也真的出現過一兩次小意外。)
運動激發激素Endorphin讓精神亢奮,容光煥發。稍停,那份生理激勵漸失,重返正常運動需自律及嚴格鞭策。回到單車座駕已兩年,心神始終難返。見人家雙臂可用,以輪椅代腳,二頭肌三頭肌亢奮活動,繼續訓練,不讓現實打敗。次天讀報,《包山蜘蛛俠馳輪椅逐夢》,黎志偉不因車禍改變本來一流運動家的身體而自棄,反而以輪椅重返運動場,回望自己,創傷程度遠遠未及,絕無藉口消沉!
先將單車踩回昔日水平是第一步。下一步,讓專人評估跑步的可能性,期盼;馬拉松,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