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歷史悠久得連埃及金字塔的壁畫上,都有描繪當地人釀製啤酒的過程。時代進步,機械代替人手,有些大量生產的啤酒甚至只加入糖漿、省掉發酵的過程,生產出只有神而沒韻的啤酒。嚐過從不添加防腐劑、遵照傳統發酵方法、小量生產的手工啤酒後,一班青年才俊趨之若鶩,舉辦品啤酒會要讓我們知道啤酒一樣可以像萄葡酒般細膩,一樣需要細意品嚐。
記者:冉藹莉 攝影:梁志永 羅君豪
手工精釀啤酒好像是一種新的東西,其實美國於1970年代宣佈取消家庭釀酒禁令時,自行釀製啤酒在美國極盛行。新加坡在2000年才將自釀啤酒合法化,甫解禁後,每年在當地舉辦的啤酒節就有百多款手工啤酒供品嚐。香港從來沒法例禁止自釀啤酒,只限制不能將自釀啤酒出售,直至最近才頻頻聽到手工啤酒這名詞,全因幾個手工啤酒癡在大力傳揚。
前建築師黃振宇(Danny)會在家裏自釀啤酒,他說:「啤酒跟紅酒一樣,也可以分為舊世界(Old World)及新世界(New World)。英國、歐洲國家如比利時及德國等有悠久啤酒歷史的被譽為舊世界;澳洲、新西蘭及美國等近幾十年才自釀啤酒的就被喻為新世界。」
Danny將家裏其中一間房化作手工啤酒工場,最初花2,000港元在美國網購了一套包括發酵桶、攪拌匙、取液管、空氣鎖及水龍頭等最基本的入門工具回家,到今日已投資了超過5萬元在釀酒工具上。教他如此着迷,因為自釀手工啤酒除了完全沒添加防腐劑、色素及糖漿之外,亦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麥芽、啤酒花及酵母,按自己的口味釀出截然不同的口味。
薄餅味啤酒創意爆燈
他喜歡新西蘭8 wired的手工啤酒,口味較多元化,亦因此試着釀出熱帶水果味道的啤酒。Danny向我展示一杯聞起來很怪異的墨綠色糊狀物,原來這是一杯加了啤酒花的麥汁,正在等待澱粉分解為糖份再轉化成酒精及二氧化碳,就是一杯金光閃閃的金黃色啤酒了。
為了讓更多人懂得手工啤酒,坊間有許多品味啤酒會。近年從美國回流香港的Jonathan,從事電腦軟件自由工作,從小在美國已接觸手工啤酒,記者參加了一場於中環嘉咸街酒吧Globe舉行、由Jonathan舉辦的品味啤酒會,他說品嚐手工啤酒,和品嚐葡萄酒一樣,不能一飲而盡,要先將啤酒倒在冰凍的酒杯內,聞一下啤酒散發出的酒香,才呷一口,要喝別的就要再換另一個杯,以防味道混淆。
啤酒口味越試越新奇,英國出產的朱古力味、美國加州的柑桔味,到芝加哥的Mamma Mia薄餅味啤酒,我不得不為釀酒師的創意折服,原來他為了釀出一支最適合配搭薄餅的啤酒,索性將一個薄餅的材料,如全麥的麵包皮、番茄、馬郁蘭香草、羅勒香草及蒜頭,攪伴後製作成茶包,經過加熱及過濾後,再加上啤酒花及香料,發酵近兩周就變成眼前的一瓶啤酒,吸一口氣喝一口,啤酒在氣泡中緩緩散發出番茄、大蒜及香草味,味道像薄餅一樣,液體狀的意大利薄餅奇怪但有特色,手工啤酒真好玩。
有關啤酒銷售商及4月13日舉行的香港國際手工啤酒節,詳情可留意: http://www.beertopia.com.hk
何謂手工啤酒(Craft beer)?
手工啤酒即精製啤酒,跟大量生產的啤酒分別在於不會加入任何防腐劑、未經過加熱處理及過濾程序,因此可以做出許多不同的口味,容易入口,連啤酒常帶的苦澀味也消失。美國手工啤酒組織Brewers Association定出的規例,只有採用全麥或含50%以上的大麥成份、每年生產少於600萬桶,即使與其他公司合作出售啤酒,釀酒師必須持有大部份股權,才能稱作手工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