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5與拉達級潛艇雖是先進軍備,可是兩者卻被軍事評論員形容是「雞肋」,「中國新一代戰機即將投產,潛艇定位與俄軍不同。」分析還認為,俄羅斯軍工技術正在走下坡,中國軍備研發力量不斷增加,蘇35很可能是中國購買最後一款戰機。
潛艇定位與俄軍不同
中國長期倚靠俄羅斯軍備,特別是六四事件之後,西方國家停止向中國售武後,俄國成為中國唯一先進武器來源,蘇27、蘇30戰機、基洛級潛艇、現代級驅逐艦等,全部都是俄羅斯產品。然而,中國軍備研發、模仿能力不斷增加,從俄國引入軍備的需求大減。澳門國際軍事學會會長黃東指出,第四代戰機蘇35的推出時間,剛好是俄羅斯新一代戰機T-50服役的前夕,而且中國自行研製戰機亦陸續服役,一旦中國能突破引擎技術,中國不太可能再購買戰機,甚至引入俄國引擎。
至於拉達級潛艇,黃東認為問題更大。該潛艇研發以後,與俄軍的定位不同,故只買入一艘,即使向其他國家推銷,銷量亦不及上一代基洛級潛艇。不過,中國購買這款潛艇後或許會引發品牌效應,越南、印度甚至其他東南亞國家會跟風購買。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