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教紅人「轉戰」教育電視

國教紅人「轉戰」教育電視

【本報訊】一直力推國民教育的公民教育委員會昨公佈任命三名新委員,當中兩人來自力撐國教的新界社團聯會;委員會主席、《心繫家國》宣傳片推手李宗德及多名建制派委員亦獲續任。委員會早前通過製作推廣「新八德」精神的國情教育電視,有立法會議員指或成鼓吹愛國的國教包裝。
政府昨宣佈委任黃偉傑、胡健民及李瑩3人為公民教育委員會委員,當中除了來自教育界、任演藝學院藝術、項目及舞台管理系主任的李瑩外,另外兩人均擁撐國教的新界社團聯會背景,接替未獲續任的新社聯及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恆鑌。
黃偉傑與陳恆鑌背景非常相似,兩人均為新界青年聯會及新社聯成員,而且同為荃灣區議員。雖然他並非民建聯成員,但政府另委任民建聯大埔支部社區主任胡健民,就令民建聯在委員會的席位維持不變;胡亦同為新社聯理事。
政府昨亦續任10名委員,當中包括主席李宗德,他早在09年就在委員會決定斥資110萬製作《心繫家國》宣傳片,旗下的和富基金亦多次承辦教育局資助國民教育的交流團,國教推手的角色鮮明。

推新八德強調「忠」

其他獲續任的委員包括民建聯前區議員鍾蔭祥、全國青聯常委葉振都等。
除了陳恆鑌,另一位不獲續任的委員是鍾志雄,他的身份神秘,民政事務局昨僅表示他獲委任時為學生。他在11年4月上任,根據委員會的會議紀錄,鍾上任至今的六次會議,首五次他均缺席,第六次會議紀錄則尚未上載。
另外,公民教育委員會在月中的會議上通過在今年11月起推出新一輯國情教育電視推廣「新八德」精神。「新八德」即「忠、孝、誠、信、禮、義、廉、恥」,前四德與宋代的「孝、悌、忠、信」不同,將「忠」提升至首位。
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指內地及新加坡等威權管治的國家均傾向以教授傳統道德觀補充教化,不過往往流於講求規矩、秩序等較陳腐的觀念,有可能成為國民教育的包裝。他舉例指若當局以「忠」講述對國家毫無保留的忠誠,容易將人看成國家的附屬品;他認為個人與國家的關係應以權利和義務的概念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