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佔領中環的幾點思考 - 盧斯達

對佔領中環的幾點思考 - 盧斯達

佔領中環是為爭取真正民主,這個目標和理念是泛民各派都認同的,毋須多辯。但有兩個執行問題至關重要。第一:何種行動方式才能令中共讓步;第二:如何確保運動最後不會像一○年政改般妥協收場。這兩個問題搞不清楚,運動只是自我獻祭的儀式,而非撼動現實的運動。
第一個問題:既然運動主旨是佔領中環,背後思路就是用實際行動堵塞政經中心,將事情推到國際層面。但要做到這效果,佔領中環那一萬人就不能全部是李柱銘、戴耀廷般的「殉道者」。
如果一萬人都乖乖束手就擒,清場行動迅速完成,堵塞中環、威懾中共的目標就無法達成。一萬人當中,必須有老練的抗爭者。他們會抵抗、游擊、不合作、最大程度妨礙清場速度。要做到「反清場」,就要有這群人,非暴力不代表束手就擒。如果勞師動眾,大家出來了,卻跟警察好好「合作」,那我們最先為何要訴諸佔領這個手段?請記住,戰場在中環而不在法庭。政府拘捕眾人後,可以不告,尤其是一眾政治明星、泛民大佬。誰說政府必然告你?中共大概不會笨到搭台讓大狀表演、給他們機會感動香港人。
後現代就是媒體世界比真實世界更真實。香港主流親共媒體冷卻議題的能力,上一次五區公投我們已見過了。認為合作被捕,就可挨告、上庭陳情、感動全香港,是一廂情願。
佔領本質就是妨礙、不合作,而不是「博拉」的手段。單純為了被捕上庭,不一定要搞萬人佔領。但只要運動實際妨礙到政經秩序,傳媒就不得不報道,香港人也會被迫面對此議題。
第二個問題:雖然消息指任何普選方案都會先經那一萬人投票加權,但去到形格勢禁的時候,中共會不會提出一個讓步方案,然後又有團體或政黨呼籲群眾應該讓步、「攞得幾多得幾多」?到時群眾無論體力和心力都後有不繼,很容易就支持妥協。即使二○一七年、二○二○年繼續是假選舉,都拿着一些無關大局的枝節讓步,視作「階段性勝利」?想清楚了,真普選和假普選之間,沒有任何空間,真就真、假就假。無論有多「進步」,假普選就是假普選!因此綑綁式行動和投票都是必要的。
另外,李德成早前指「我們現在的環境還能再差嗎」,所以佔領失敗也沒甚麼。香港絕對還可以繼續退步。佔中失敗會否拖垮香港民主鬥爭,要看它以何種方式終結。如果諸位一心犧牲、視之為最後一擊,則必會如陳雲所料。正如六四的失敗,引致大量知識分子被關押、要流亡,民主力量出現世代大斷層。後進缺乏前人的經驗傳授和理論傳承,民主人士亦失去訊息和人際網絡,之後只能作零星戰鬥、孤軍作戰,不成氣候。
因此,勸諸君參與佔中,要有所成,但要記得保住有用之身,不要盲目犧牲。香港是你們的,更是下一代的。

盧斯達
無待堂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