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仔17歲時不幸患上鼻咽癌,要接受電療及化療,不能上學。他的爸爸與哥哥,看到明仔不斷消瘦及消沉,爸爸藉辭工作需要早出晚歸,哥哥工作後也搬家了。他們以逃避的態度,去面對明仔患病的事實,只有媽媽繼續支撐下去,心力交瘁地守護明仔。
喪兒之痛 隨淚釋放
明仔沒有埋怨爸爸與哥哥,在明仔的身邊,只剩下媽媽。我記得明仔每次到來覆診,都是靜靜坐在一邊,他希望可以戰勝病魔,讓媽媽不再擔心 。
一個早上,明仔病情急變,終於離開了媽媽。爸爸與哥哥趕到時,已無法見到明仔最後一面,爸爸面無表情站在遠遠一角,我知道他是深愛明仔的,我感受到這一刻實在有需要讓他們一家人再走在一起。我捉着明仔爸爸的手,走向明仔床邊,再將他們的手握在一起,我對躺在床上的明仔說︰「爸爸來了!他其實一直很愛錫你,只是把對你的愛埋在心底。」此刻,明仔爸爸淚如泉湧,多年來埋藏的感情,隨着哭聲和淚水一起迸發出來。
我對明仔媽媽說,你無微不至的照顧了明仔多年,現在明仔已安息,你可以把精神及時間放在另一名兒子身上。我希望明仔媽媽知道她還有一個兒子需要關懷,她仍有一個生活下去的目標。
一家三口由逃避到再走在一起,重新生活下去。有一天,明仔媽媽特意拿着蛋糕到醫院請我們吃,臉上展現笑容,我很開心,明仔媽媽終於走出了傷痛。
撰文:屯門醫院腫瘤科病房經理陳淑湞
逢周一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