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br>香港回到臨時立法會時代? - 李平

蘋論︰
香港回到臨時立法會時代? - 李平

聽着隔着深圳河傳來的炮轟佔領中環的聲浪,聽着隔着深圳河傳來的為2017年特首普選設限的聲浪,看着北京官員在深圳對香港事務指手劃腳,看着親共立法會議員在深圳聽取京官訓話,香港恍若回到臨時立法會時代,回到回歸前,重現一個非法組織不得不在深圳開會、干預香港事務的情景。
北京今次組織親共議員北上,在廣州歡宴,在深圳座談,與所謂考察前海、南沙開發區完全無關,實際上是分別聽取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律委員會主任喬曉陽、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王光亞訓話。香港回歸已逾15年,京官及親共議員還要在香港之外搞如此政治聚會,「座談」香港事務,不免令人想起回歸前中方立意另起爐灶,成立臨時立法會,但臨立會在香港是非法組織,一班親共成員只能到深圳開會,討論香港事務。
新一屆立法會就職大半年後首次集體外訪,竟然是一班親共議員北上聽訓話,不只凸顯北京刻意分化立法會,繼續打壓泛民議員,也凸顯北京慣於將立法機構視為橡皮圖章,未能維護民選議員的尊嚴。如果對比臨時立法會成立前後的形勢,可以說,一是北京已經啟動2017年香港特首選舉的機器,對於設立篩選、預選機制已經不再猶抱琵琶半遮臉,只不過對港人的觀感還有顧忌,因此要像臨時立法會那樣,選擇在香港之外舉行熱身、動員會議。
喬曉陽聲稱,北京必定不會拖延2017年香港特首普選,特首必須是愛國愛港人士、跟中央對抗的人士必定不能勝任,特首必定由提名委員會經民主程序提名。北京將對普選特首設立篩選或預選機制,已經昭然若揭。他們不會相信港人願意承擔普選的結果,只願意為選擇自己信任的人而把普選再玩成小圈子遊戲。如果特首候選人只局限於親共人士,相信市民投票意欲將大減,候選人可以在低投票率中以高得票率勝出,中共就可以為自己把持下的首次普選的勝利而歡呼。
港人寧願接受真普選,哪怕第一次選出的特首其後證實未必勝任,但終究有機會再用選票趕他下台,另選賢能。如果由北京操控選舉,但要由港人承擔結果,莫說是否符合普選定義,起碼對港人來說是不公平的。
二是張曉明、王光亞分別在廣州、深圳訓示親共議員要支持梁振英依法施政,已是老生常談,重點在於針對佔領中環問題。張曉明質疑香港為何有那麼多遊行,王光亞質疑港人是否希望看到搞亂香港,顯示北京主責香港事務的官員仍不願面對香港的現實。遊行多、反對特區政府聲音多,除了說明梁振英政府施政不得人心,還能說明甚麼?佔領中環的提議是以和平的方式爭取真普選,豈能等同於搞亂香港?京官如果不能正視特區政府的認受性問題,不能正視港人維護民主自由核心價值的決心與勇氣,必然會對政治形勢作出有違港人心願的判斷及決策。
三是北京官員在香港之外的地方,大肆訓示香港立法會議員,大肆干預香港事務,明顯倒退到香港回歸之前。如果他們還抱持如此分化香港立法會、分化香港市民的心態,不能公平、平等對待港人選出的泛民議員,還有甚麼資格去指摘一些港人迄今人心未回歸?還有甚麼資格去指摘一些港人在遊行示威時展示龍獅旗?

李平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