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解密】
【本報訊】一直有說香港對中國而言是會生金蛋的鵝,但事實可能只是港人一廂情願。80年代就香港前途與中國交手的鐵娘子戴卓爾夫人「解密」檔案披露,「一國兩制」始創人鄧小平其實一早就向英國明言,中國改革開放不需要靠香港,更豪言一旦香港因回歸中國而導致商人撤資,中方已準備好大手掃平貨「買起」香港。
記者:麥志榮 鄭啟源
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於82年9月訪華,為香港前途談判揭開歷史序幕,戴卓爾夫人基金會近日公開了逾400多份密件,包括十多份中英會談紀錄,揭露中共高層對香港的政策思維和治港部署。
文件披露,商人包玉剛曾充當密使,在82年9月28日到北京會見鄧小平,回港後在港督府與正訪港的戴卓爾夫人密談。包玉剛向戴轉述了鄧小平的講話,指中方定要收回香港主權,並已經為香港可能因此出現的金融動盪作好了準備,屆時中方可平價掃貨,收購香港的資產。過渡期間不少大企業逐漸染紅,可謂印證了此「買起」香港之說。
收回主權優先 港繁榮次要
其實鄧小平在9月24日與戴卓爾夫人會談期間,早已表明外界認為香港對中國改革開放有重要影響的看法並不正確,即使香港經濟繁榮不再,亦無阻中國現代化進程。鄧當時提出,中國政府制訂政策時,已考慮種種因素及可能性,「很多人說如果香港繁榮無法維持,就會影響中國現代化進程。雖然的確會有些影響,但若認為會對政策有很大程度影響便不正確。如果改革開放計劃只建基於香港能否保持繁榮或倒退,便意味現代化政策不健全。」鄧認為,只要中國實行合適政策,即使外國投資選擇離開,最終也會回到中國。
鄧或受黨內壓力 寸步不讓
當時總理趙紫陽在9月23日與戴卓爾夫人會談時,亦表明不同意香港要靠英國才能保持繁榮安定,中國要收回香港主權並會探討方法保持香港繁榮,但收回主權屬優先,中方不會將保持香港繁榮放在主權之前。若中國要在主權及香港繁榮中選擇其一,必定選主權。
戴卓爾夫人則認為中方過於自信,她9月26日訪港期間,與當時港英行政局成員會面時,直斥中方空談香港繼續實行資本主義,但根本不知實際上代表甚麼,也不了解國際金融及法治下自由概念,中方所諮詢的香港人因太害怕不敢講真話。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認為,鄧小平的強硬言論或只是談判策略,但亦可側面反映到當時鄧小平搞改革開放,受到黨內壓力,所以必須打民族主義牌,對香港主權必須表現得寸步不讓。而到今天習近平上台後,面對因貪腐及貧富懸殊而引起民怨,亦是打民族主義牌,外對日本強硬,而內則視香港民主訴求為反中亂港,他指中共對香港政策一脈相承,一貫政治需要先行。
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副教授成名相信,北京進行談判時充滿信心,自信有辦法令香港變成另一個新加坡;成名續指,北京主要的考慮點首要是國家統一,其次是確保一黨專政,最後才是經濟發展,因此對英方表現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