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醫生醫病尾」,在這代數方程式中,「×運」通常等於「行運」。古時,遇到群醫束手的奇難雜症,惟有靠修為至高的御醫、神醫出馬,並施以獨門秘方,才能藥到病除。香港人承襲了這傳統思想,假如患上難纏的毛病,例如咳嗽、氣管炎等,看了幾間診所也屢醫無效,誰最後幫病人「一劑搞掂」的,便是傳說中的神醫。很多日常小毛病其實只要假以時日都會自動好轉,患者痊癒並非醫生的功勞,把病尾醫生奉為「神醫」只會令他啼笑皆非:「今趟行運了。」
在治療柏金遜症的過程中,「×運醫生醫病尾」中的×又代表甚麼?
柏金遜症的活動失調是由腦部黑質退化造成,患者出現病徵時,黑質細胞的數量其實已流失至僅剩正常的一至兩成。話雖如此,柏金遜的初期症狀並非太難治理,醫生通常給患者處方左旋多巴,這藥物會被黑質細胞轉化成多巴胺,只要服用足夠份量,活動失調一般都能顯著改善──我們稱這階段為「蜜月期」。
不過,病發一段時間後,隨着黑質細胞繼續流失,蜜月期便會過去,左旋多巴的治療效果也會變得大不如前,患者這時需要更高劑量的左旋多巴及其他的輔助性藥物來控制病情,以致產生很多與治療有關的副作用。再者,其他柏金遜症後期併發症也會陸續湧現,令病情越來越難控制。
患者及家屬或許會埋怨:「先頭都好哋哋,睇咗醫生後,藥就越食越重,但人就越整越差!」然而,處理柏金遜症(和其他慢性退化病),最重要是醫患及家屬之間的互相體諒,與病頭病尾或醫生行不行運完全無關。
麥煒和
腦神經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