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星期進入放榜高峯期,超過300間公司逐一公佈業績。一年兩度放榜排洪期,總會出現一個怪現象,就是業績好,越早出。PR驚死記者唔知,打埋電話溫馨提示你。相反,業績差、有古怪公司,一般鍾意慢條斯理,在晚上11點死線前始上載業績通告。原因就是睇死報紙截稿寫唔切,就算有衰嘢,都做唔到大。
低調公佈避傳媒批判
不過,這種自欺欺人、隱惡揚善的玩法,在網絡爆炸的年代,已經完全不管用,間接推使衰公司加快死亡。股榮統計過去一個星期數據,超過八成上市公司選擇收市後始公佈業績,數目約244間。有趣的是,由4點港股收市到晚上11點公佈業績期間,竟然有近一半(約45%或110間),揀選在晚上10點或以後始披露,更誇張的,是最後15分鐘「報到」的有51間,佔收市後數目達20%。
上市公司通常早於半個月前,已預告公佈業績日期,核數師亦一般早一星期前,已審核好資料交予公司。因此,上市公司絕對有能力在派成績表當日一早發佈。
據了解,現時逾九成通告皆採取先發佈、後審閱的直通方式發出,時間性完全由公司主導,熟早熟晚亦由公司話事,故此與其說他們遲出是因為時間緊逼,我傾向相信他們要低調行事,避開傳媒批判目光。
越遲公佈,業績上亦多有沙石。過去一周有11間公司業績,在核數師報告中附帶保留意見或修訂意見,當中10間竟然不約而同,選擇晚上10點甚至臨截通告前上載至港交所(388)網站,可謂用心良苦。
難逃網民漏夜狂插
究竟早出或遲出,對股價影響如何。答案是早出冇着數,遲出亦唔見得好。上周四有六間公佈於四至五點放榜,翌日股價三升三跌,純粹視乎業績好壞。至於晚上十點以後放榜的共有17間,撇除2隻停牌,翌日股價下跌的有9間,上升的只有4間,下跌的比例明顯較上升多。
與大市比較,上周收市後放榜的股份(不計周五)共157隻,跑輸恒指(跌1.8%)的超過100隻,當中有三分二屬最後一小時始放榜的股份,表現明顯遜色。
在資訊爆炸的時代,網上資訊散播的威力,已超越傳統媒體。業績衰避得過報紙報道,卻避唔過網民徹夜狂插,一經網絡發酵,在深夜冇人解畫下,事情可能演變成另一個版本。
最後,股榮向今個星期超過500間放榜公司作出溫馨提示:醜婦終須見家翁,唔好阻住我收工。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