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級再造1:廢物‧重生

升級再造1:廢物‧重生

升級再造(upcycling),不是打Candy Crush升到幾多級,而是將廢物「循環創造」,造出的家品有趣之處未必是外觀如何創新,令人驚喜,而是發現微小尋常如一支筆都有它的輪迴故事──今天是果園的爛果皮,明天變成布袋;今天是茶餐廳洗碗工人藏起的可樂罐,明天變成手錶;今天是雞蛋殼,明天變成擦子,由這裏走到那裏,越簡單的東西,越不簡單。

記者:周燕

攝影:劉永發、許有達、楊錦文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我反思

不滅的蠟燭
燃燒的蠟燭,只要一點一點滴在白色的器具上,經過一段時間,就凝結成另一支新蠟燭。這彷彿是升級再造(upcycling)產品的比喻,在循環系統裏,沒有廢物,點滴都是有用的資源,產品像是經歷一次又一次的輪迴。林紀樺說:「它其實幽了升級再造產品一默。」蠟燭芯的生命在每次輪迴中都在消耗,似乎象徵所有環保產品的誕生,難以避免消耗資源。($258/a)

Green and Associates在2009年推出綠色家品副線ooobject,利用雞蛋殼、菠蘿皮、咖啡渣、鐵路廢料等垃圾研發家居產品。展覽廳以千呎計的灰色地毯沒有用,Green and Associates收集起來,設計成燈座、器皿、衣架;中國大興土木,一堆鐵路廢物無法處理,Green and Associates靈機一動,把廢鐵弄成簡約、時尚的CD架、書架;一個菠蘿,吃掉黃色果肉,果皮不知怎處理,Green and Associates就把這些部份轉化成環保物料,用來做袋子。這些精緻家品令人目眩,同時令設計者和用家墮入另一個升級再造迷思。創作總監林紀樺說:「把吃剩的白飯,加上紅毛泥轉化成磚頭,但為甚麼我們不吃少一點?」這是對別人的拷問,也是自我反思。
設計跟環保有時很矛盾,設計締造潮流,鼓吹消費,如何環保得來?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幾個畢業生,不服務主流企業,自創upcycling品牌,不只把廢物升級再造,還支持本土經濟,全部工序在香港進行,減少跨地物流製造的資源消耗,同時為本土工人製造就業,這也是upcycling另一層重要意義。

ooobject 創作總監林紀樺。

綠色生產

走進位於將軍澳翠林邨的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以為只是一個社區中心,誰知打開一道道大門,是一個大工場,有人釘裝書籍,有人貼信封,無錯這裏是一個庇護工場,但也藏了三個年輕人的upcycling夢想。Kat拿起數隻她跟兩個朋友設計的手錶,興奮地介紹錶帶車工如何整齊好看,錶面打磨得如何光滑。這個年輕設計師滿有理想,剛畢業時,曾經在家具公司工作,見盡設計帶來的浪費,「例如傢俬都需要做樣辦,完完整整做出來後,又會被棄掉。」於是決心跟朋友Samuel和Kenneth創作自家品牌Alchemist,掌心般大的手錶就是他們的出品,錶面是鋁罐底部改造而成。難道他們兼職做拾荒者?「我們主要向餐廳的員工購買,那是他們的『下欄錢』。」Kat覺得upcycling除了要關顧物料外,也要對社會有裨益才符合綠色生產的理念,所以他們給予的收購價較工人的「下欄錢」略高,而且還邀請NGO合作,聖雅各福群會的智障員工負責打磨鋁罐,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的工場負責皮革部份,生產線完全在香港,不假外求。工場的邱姑娘負責指導員工製作皮革,她昔日是一名車衣女工,為了讓員工多做一些難度和趣味性高一點的手工,幾年前特地學做皮革,再教曉工場員工。Alchemist的設計簡單,但很富創意,好像把數個鋁罐做成的錶面拼湊在一起,變化出不同形態的燈飾。

邱故娘(左)昔日是車衣女工,現在在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翠林邨工場指導員工製作皮革,是Alchemist的好幫手。

永續設計

「車!咁簡單,我都識做啦!」KaCaMa Design Lab設計師Kay展示他們設計的雞蛋殼蠟燭時,總有人大潑冷水。作為設計者一定很不忿吧?Kay笑說:「我聽到他們這樣說反而很開心,你說你懂做嘛,那你就做吧,我們就是希望多些人加入。」KaCaMa三位年輕設計師也是理大畢業生,都受到昔日讀書的一門課「永續設計」(sustainable design)所感召。永續設計不只考慮經濟效益還關顧社會和生態。跟Alchemist一樣,KaCaMa也有跟聖雅各福群會和「家縫」合作生產。「家縫」凝聚了一班婦女,她們昔日車衣的手藝大派用場,幫KaCaMa用廢掉的大型banner做成燈罩。KaCaMa設計的茶几是用衣架的膠柄做成,食物器皿則利用了衣架金屬部份,這些衣架主要來自香港時裝商貿活動。Kay承認他們的工作難免九牛一毛,因為難以吸納源源不絕的垃圾。

KaCaMa Design Lab設計師Kay畢業不久就跟大學同學一同實踐設計理想,推動綠色設計。

C字形燈,也是由鋁罐底部做成,設計簡約有型。($1,200/c)

座枱燈和盆栽器皿由棄掉的地毯做成。(盆栽器皿$50至$128/a)

咖啡渣可轉化成生產物料,這些手柄就是由咖啡渣做成。兩邊可接上膠樽,注入沙等材料,就是啞鈴。($68/a)

鐵路廢鐵變成CD座,沒有花巧設計。(發售日未定/a)

酒塞可以串成筆,每支筆都拼出不同圖案。($50/b)

鋁罐底部經過打磨等程序變成手錶。($980/c)

燈罩外層不用Banner有圖案一面,反而用白色一面,只要亮燈,就會折射出顏色,令人驚喜。($1,200至$1,400/b)

磁石仔的材料之一是蛋殼。($80/6個/b)

升級再造是甚麼?

循環再造(recycling)跟升級再造(upcycling)是兩種概念。前者指把廢物分解成原材料,供日後生產之用;升級再造則把廢物製作成更具價值和質素的產品。循環再造的過程可能會減低物料的質素,升級再造則強調收集、生產及消費三方面形成循環系統,垃圾概念不再存在。生產者不只關注產品質素,還關顧生產模式是否有益社會,而消費者不只欣賞產品如何有益於己,還尊重生產者和產品。

Shop List

a. http://www.ganda.org
b. http://www.kacama.hk
c. http://www.alchemisth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