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第一波:買居屋貨尾的考慮 - 李兆波

理財第一波:買居屋貨尾的考慮 - 李兆波

前朝政府有意或無意地懶惰了七年,令房屋供應短缺,是人為的房屋災難。沒有新居屋出售超過10年,現在推出貨尾單位,包括短椿的屋苑,究竟買不買呢?這視乎你的彈藥與需要,有急切需要而又沒有太多的資金,那選擇無多,短椿次貨都要買。
今次短椿樓的情況如貨尾麵包,麵包初出爐時軟綿綿,到了數小時以後便變硬,麵包店會減價促銷,否則血本無歸。出現短椿樓是有關方面工程監督出了問題,責任可大可小,它們不在此時此刻即樓價高企,人人想上車,全城皆樓時出售,恐怕以後很難再出售。
以如此的水平出售物業,如果是發展商,恐怕已臭名遠播,其實市場上有些買家知悉不同發展商所發展物業的水平。

或要花巨額金錢裝修

有些發展商雖然規模龐大,原來業主收了樓以後要花上巨額金錢裝修,而且那些問題會隨着時間而變得嚴重,不久又要花上金錢與心力,這些不可不知,因為物業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投資。
那些貨尾居屋已丟空逾10年,其實不算是新樓,現時也殘缺不全,裝修了以後那些空心磚問題仍會持續。
不知讀者有否記起紅灣半島,發展商買了以後原本想把其拆卸,後來因反對而將其作大型裝修及改建,變成今天的海濱南岸。由此可見,居屋的水準今時不同往日。近日的居屋炒賣潮相當不合理,買家要小心。當買家買了這些短椿樓以後,樓價必需要加上裝修費才算是總成本。
居屋計劃基本上是相當成功,造福很多家庭,帶來了社會的穩定。只是出售短椿樓在道義上說不通,把其作大型裝修以後作出租可能會較合適。

李兆波
中大酒店及旅遊管理學院會計及財務高級講師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