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英國面臨「三底衰退」經濟危機,財相歐思邦曲線救國,決定用公帑協助市民買樓,買家付5%首期即可上車。當局冀新房策可帶動建築商興建更多新樓托起樓市,激活經濟復蘇。惟有分析擔心新房策有機會成為次按危機翻版。
樓按免息 料7.4萬人受惠
新房策名「Help to Buy」,主要劃分為免息按揭貸款計劃及政府為樓宇按揭作擔保兩部份。當局向買家提供的免息樓按貸款計劃,涉資35億英鎊(約413億港元),料7.4萬人受惠,將於下月1日起推行,為期三年。
此計劃與英國現時的首次置業貸款計劃相似,只是目標對象不局限於首次置業者,並擴大至擁有一個物業的換樓客。此計劃不設入息門檻,只規定受助物業價格上限為60萬英鎊(約707萬港元)。
合資格買家只需付5%首期,換取政府樓按貸款20%,另再向銀行申請低息按揭75%,即可成為業主。該兩成政府樓按貸款,首五年免息,第六年起將收取利息1.75厘,並每年按通脹上調1%。至於貸款償還安排具彈性,買家可分25年期償還貸款,也可提早清還所有貸款,亦無附帶任何罰則。不過,當局規定買家必須清還政府的樓按貸款,才能放售物業。
「Help to Buy」另一部份是鼓勵銀行向小存戶提供低息樓按貸款,政府將為樓宇按揭作擔保,涉資1,300億英鎊,最快明年1月實施。申請資格與上述免息樓宇按揭貸款計劃一樣,政府將承擔該筆貸款中最多兩成金額。估計政府承擔的部份,足以彌補物業將來出售時的差價,減少銀行損失的風險。
英國樓市與香港一樣,因大量外資湧入而炒熱樓市。2月英國平均樓價達16.2萬英鎊,但英國人年均收入只有2.6萬英鎊,樓價是年均收入六倍多。財相歐思邦表示大量家庭無法置業,不單打擊人性願望,還影響社會流動性。不過,分析擔心英國新房策將令樓價持續上升,令地產市場泡沫化。倘若經濟增長未符預期,民眾資不抵債,很可能引發另一場像08年美國的次按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