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有價:<br>尋找至親自殺原因

生命有價:
尋找至親自殺原因

「我曾經認為自己是殺人兇手……如果我當時在家中;如果我可以多一點關心他;如果我可以察覺最近他神色有些異樣……他或許不會離開這個世界……」這是李太(化名)得悉兒子自殺後的感受。她對兒子的死亡感到自責,她不明白兒子為甚麼要尋死。她認定自己是「殺人兇手」,更多次出現自殺念頭。
親友面對至親自殺離世時,他們很想知道箇中的原因,過程中會不自覺地埋怨自己對至親關懷不足,使他們走上絕路。事實上,自殺的原因並非只有一個,而是涉及許多綜合因素。被喻為自殺者之父的史奈文指出,自殺的念頭是源於一個人面對心理、人際關係和各種環境問題引發出來的「心靈困惑」;他們心理上承受極大的壓力,並且無法走出情緒的困局。
透過參與「生命熱線」的自殺者親友支援計劃,李太向專業社工傾訴自己的情緒。她亦參加了同路人互助小組,跟面對喪親的親友一起過渡哀傷。她明白到沒有人,包括兒子在內,需要對此負上責任,她已盡了母親的責任照顧兒子,兒子自殺身亡不是她身為母親的過錯。她放下了自責的包袱,逐步走出哀傷,以正面的態度重新面對人生。

傷痛不能磨滅

對親友而言,至親自殺身亡會對他們造成永遠不能磨滅的傷痛。我們應鼓勵自殺離世者的親友抒發悲傷的情緒,讓他們明白自殺原因的複雜性。他們在尋求關於至親自殺「心中的問號」時,聆聽他們的心聲,鼓勵他們接受那些問題是沒有答案,期盼他們在過渡哀傷的路途上能輕鬆一點,並重拾對生命的希望。

隔周五刊出
撰文:生命熱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