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保皇黨和反對派就「佔領中環」刀來劍往的時候,一向抱持另類意見的本土派大將陳雲根(陳雲)教授就對佔中持否定態度。陳教授的意見是指和極權政府的政治鬥爭,是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一旦失敗,好多人幾世代都會被連累。他並舉出蔣中正抗共失敗和六四天安門民運失敗的例子,指中國人就是為此而付出代價。但陳教授同時又指本土運動才是正確的道路,捨正確的道路而取失敗之路,正是香港民運失敗的原因。
若照陳教授的意思,那麼歷史上所有的抗暴行動都不應發生,因為任何時候以平民面對一個國家機器都是凶多吉少。陳教授的本土運動之所以還未失敗,只怕是因為陳教授還未付諸行動,筆者真的不相信陳教授的本土運動在那方面較佔中有更高的勝算。
佔中的勝算不大,是可以預計的,因為共產黨是一班會向人民開槍的禽獸,但會連累港人嗎?讓我們看看陳教授舉出的兩個例子,蔣介石抗共是國民黨與共產黨的對抗,用這來類比平民抗暴失敗是不倫不類的,因此可以不論。但中國人有因為六四失敗而受累嗎?六四前後,中國人都是共產黨的奴隸,六四的失敗,只是令中國人繼續當共產黨的奴隸,若沒有六四,共產黨也絕不會解放中國人。
我們要爭取民主,失敗了,結果就是沒有民主,我想陳教授不會以為若果我們不爭取,反而會有民主吧。我們現在的環境還能再差嗎?保皇黨和政府提出的任何議案都能通過,反對派對政府的監督完全失效,大商家予取予攜,法治被侵蝕,警隊只顧着維穩,我們的身家性命都變得沒有保障,即使佔中失敗,也不能再差到哪裏了。
佔中要成功,就要港人參與,因此每一個不參與的人,都是有份令佔中失敗,因此這些人是成功地消滅一個他們不願見的運動,於黨國有功,而且可以繼續地安心做共產黨的奴才,皆大歡喜,又怎會覺得受累呢?
李德成
公開大學電腦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