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旅客因買了1歲以上幼兒適用奶粉而中招,原來不少內地旅客對法例一知半解,以為買豆奶粉便不受影響,其實一樣犯法。藥房東主指,豆奶粉不是水貨客搶購目標,根本毋須限帶離境,新例影響生意。
據藥房稱,除有子母奶粉會列出1歲以下嬰兒不宜食用外,亦有豆奶粉只列出如適合6個月或1歲以上嬰幼兒食用的字句,但不設適合食用年齡上限。按食衞局資料,若罐上標明適合1歲至10歲的配方粉,因該類產品同樣適合36個月以下嬰幼兒食用,故同樣受限制。
不過,如美祿、阿華田等同樣含有牛奶的配方粉,雖未有列明年齡,但同樣可供小朋友飲用,那會否受限?食衞局未有回覆。
藥房生意跌四成
當局資料顯示,原來除嬰兒配方奶粉,嬰兒羊奶粉、豆奶粉也受出境限制,惟內地旅客似乎不清楚。昨到藥房為朋友買奶粉的內地居民黃先生稱,不知豆奶粉也受限制,「應該不會吧,有留意新聞,指有內地人被檢控,但好像不會算豆奶」。
來港購買惠氏細仔奶粉的內地旅客葉小姐表示,「沒有聽過豆奶也算,只知道不准帶超過兩罐(奶粉)」,她說藥房也告知相關資訊。
海運藥房老闆李先生指新規例「過份咗」,因豆奶粉不是水貨客的目標,「無人搶,係平時啲BB肚屙,或者牛奶敏感先會食豆奶粉。」他說藥房奶粉生意整體下跌三成:「連無必須嘅都要禁,點會有生意做?」
海健藥房東主李先生說:「少咗四成生意,連豆奶粉都計,搞到好多自由行旅客都唔買。」他指部份旅客雖會轉買克寧或子母奶粉等,但只得一成,愁對積壓的奶粉存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