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選非物質文化遺產<br>《蘋果》記者親嚐 童子尿蛋臊臭鹹

獲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蘋果》記者親嚐 童子尿蛋臊臭鹹

【《蘋果》記者浙江東陽直擊】
每逢春天,地處江南的浙江東陽盡是尿味!當地流行美食童子尿煮蛋(簡稱童子蛋),不僅是當地傳統美食,更在2008年獲選為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蘋果》記者日前前往當地直擊這一奇特食療文化,並親自品嚐。這又臊又臭的蛋,一口咬下去,鹹鹹的,口感與茶葉蛋相近,原來烹調時沒有加任何佐料,鹹味完全來自尿液。

滿滿一煲尿浸蛋,煮到起泡,賣相惡心。《蘋果》記者攝

童子蛋是季節特供品,只在寒假過後到清明節前供應,當地說法是要「春天進補,夏天不中暑」。這段時間,東陽街頭巷尾,尤其是學校附近會出現不少煮雞蛋的小攤,從早煮到晚,冒出的熱氣卻令空氣中洋溢強烈的尿味。每隻蛋的價錢從一塊二到兩塊錢人民幣不等,東門菜市場的一檔童子蛋生意尤其好,購買者絡繹不絕。

童子蛋

治腰骨扭傷 壯陽

買了兩隻蛋的大媽當場吃下,還告訴記者:「很香的!我今年60歲,每天兩隻,治腰骨扭傷和傷口都很好的。」「壯陽的!」旁邊一中年男子插嘴。「我們從小吃到大,很好的!」一位女士一下子買了30多隻:「一家人都要吃的。」看記者站在攤前久久不敢吃,賣蛋的阿姨自己剝開一隻:「來我吃給你看!」記者終於鼓起勇氣,嚐了一顆。聞起來又臊又臭,但一口咬下去,還好,鹹鹹的,口感和味道與茶葉蛋相近。據說其鹹味完全來自尿液。想起來就很惡心,但在東陽人口中,童子尿蛋簡直是寶,能醫百病,是他們引以為傲的傳統:「只有東陽有哦!外地人都專門來吃呢!」除了相信有食療的作用,有人說是迷戀其獨特的香味,欲罷不能。

「我……我……我吃啦!」記者試吃。 《蘋果》記者攝

大媽吃得好滋味。 《蘋果》記者攝

當地不少家庭會在家自己煮,的士司機張師傅說:「要吃就吃自家煮的,這街上賣的誰知道是童子的還是誰的尿?」不但是煮蛋的小販,連普通居民也會拿水桶和盆到幼兒園和小學去接尿,分分鐘一尿難求。很多學校就把膠桶放在走廊上,當地10歲以下男童已習慣這樣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