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先擴闊自己視野 - 梁子仁

請先擴闊自己視野 - 梁子仁

老實講,筆者自問也不算見識廣博,故在閒時除了會讀報外,也會看看不同類型的書籍、文章,以增廣見聞。可是,這些年,某些達官貴人在援引外國例子或國際慣例時,不知是出於故意還是無知,竟引用了一些不正確的例子:
一、立法會替補機制
政府於二○一一年提出草案,建議議員出缺時不用補選,改由擁有最高餘額票數的名單成員替補出缺議席,時任政制局長林瑞麟以德國、芬蘭和波蘭也有類似制度作辯解,但德國聯邦議會急急澄清他們是以出缺議員同一名單中的議員替補,而不是特區政府那一套。事實上,馬嶽副教授和沈旭暉副教授也先後撰文稱,世上根本沒有國家採用特區政府提出的「落敗者替補」機制,林瑞麟明顯「老屈」了德國。
二、國民教育
特區政府設立獨立的國民教育科,引發了「洗腦」批評。二○一一年,中聯辦宣傳部長郝鐵川在其微博提出「洗腦」是國際慣例,二○一二年國教風波越演越烈,一些支持國教者紛紛以「國際慣例」護航。可是,英美德澳等國所實行的是讓學生認識並參與社會的公民教育科,而非教學生要對「中華民族」民族感到自豪、承認黃河是我母親、甚至要看到國旗時感動落淚的國民教育科。
三、特首初選機制
香港社會各界現時對於普選特首熱烈討論,其中有建制派人士提出要有初選機制,並借用歐美地方的制度作為論據。很對不起,這個例子又錯誤了,英國、美國等憲制民主國家,其初選是政黨內初選(即由黨友決定何人代表政黨),而非由所謂「提名委員會」進行初選,而其提名制度,亦非由所謂「提名委員會」進行。
四、希特拉禁忌
近日傳出廣播處處長鄧忍光的電郵中,內容提及要求《頭條新聞》製作團隊對有關以希特拉諷刺時弊作「思想交代」,其後他更進一步批評《頭條新聞》考慮使用納粹人物諷刺時弊是國際社會不能接受的。這個例子又錯了,早在一九四○年,英國著名喜劇演員差利卓別靈就曾製作一套諷刺希特拉的電影《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二戰後亦有很多有關希特拉的各種創作,其中也有一些是開希特拉玩笑的。
那些達官貴人一次又一次引用一些不當的例子,目的旨在混淆視聽,那自是不用說的,但令筆者奇怪的是,當他們的例子一次又一次被揭發為錯誤時,他們仍然堅持這樣做,但每一次都仍有不少人相信,而更令筆者感到奇怪的是,相信他們這些說法的人,竟然也有一些大專或以上學歷的知識分子,其中有一位我很欣賞的年輕文學家,就曾於其網誌撰文批評港台員工打算用希特拉諷刺時弊。筆者相信他不是五毛黨,相信他不是那種為了權貴昧着良心說話的人,但卻擔心如他般有高學歷卻對這世界認知不足的人,可能大有人在。不過這還不要緊,最怕是無知卻又以為自己見識廣博而不肯相信別人的話,或者沒有量度去了解不同的思維角度,這種人縱然有高學歷,也只會損害社會上的理性討論。
知識分子之所以與眾不同,就是他們能批判與自省,但願香港的知識分子能在批判之餘能作一些自省,並多去了解世界,把眼光放遠一點。

梁子仁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