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新專家 - 左丁山

中台新專家 - 左丁山

梁振英召開經濟發展委員會,特別介紹三位「重量級委員」,就係中國國務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台灣前財政部長劉憶如。
嚇人咩,有乜咁重量級?講國際學術地位,在香港嘅經濟學者劉遵義、王于漸、廖柏偉、雷鼎鳴一定高過佢地。講實際行政、政治經驗,巴曙松只係幕僚,並非大官,楊榮文與劉憶如做過部長,係威啲,但新加坡與台灣嘅經濟體制與香港完全唔同,如果佢兩位只係將新加坡、台灣經驗應用於香港,撞板多過食飯。新加坡政府慣咗說了算,民間無反對聲音,例如以新加坡填海規模之大,點解冇環保分子上街㗎?香港啲綠色ABC在新加坡全無對口單位噃?至於台灣,由蔣介石三七五減租開始,工商業就習慣咗放棄政治發言權以爭取經濟派糖(國民黨兩蔣時期之主要管治策略),慣晒接受政府之企業福利(corporate welfare),與香港商人之自主奮鬥心態完全唔同。劉憶如部長嘅台灣政務經驗與香港有好大文化差異,佢係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不如請教吓佢嘅芝大經濟系師兄王于漸、雷鼎鳴、袁天凡等等,學習香港環境。劉憶如媽媽郭婉容教授(前台灣財政部長)嘅台大經濟系老師張果為教授,晚年時曾在中大做訪問教授,左丁山係佢學生,去台灣探佢,佢就慨嘆:「我啲台灣學生寫碩士論文,寫到結語篇談Policy Implications,總離不開要求政府做一做二,無政府干預不行,與你地班香港學生當政府不存在嘅思維,完全不一樣。」港台經濟思想,截然不同,此乃好多年前之事,但果為師之言,相信仍然冇過時。
可能因為香港經濟學術界無人贊同政府直接干預工商業,直接投資關鍵產業,所以梁振英先生要搵巴曙松、楊榮文、劉憶如三人來港扮稻草人。甚麼是關鍵產業,有高度爭議性,政府消息指資助形式包括直接投資、稅務優惠,人力培訓及土地。一講到土地,香港人人會睜大隻眼㗎,撥地俾甚麼「關鍵產業」,一定有排嘈,納稅人交稅,派社會福利,雖不宜派得太多,猶可以安居之扶貧,俾一個好藉口,但用公帑向工商業派優惠,明益有錢人?左丁山第一個反對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