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議會否決形同充公財產的歐盟救助方案不但是常理的勝利,不但是塞浦路斯人民的勝利,更是為所有歐元區居民做了一件好事。期望歐盟、IMF、歐央行不要再好心做壞事,拿出一些「害人」方案來。
為了把方案打扮得較仁慈,為了讓塞浦路斯人及議會較容易吞下這劑「毒藥」,政府在最後一刻把存款稅的具體安排作了微調,二萬歐元以下存戶免稅,二萬至十萬歐元繳交6.75%,十萬元以上則交稅9.9%。只是,這樣的改動並沒有改變措施不公平的本質,也沒有減低它在短、中、長期的壞影響。
銀行是受到政府以至國際組織嚴格監管的機構,銀行存戶之所以願意把血汗錢放進銀行是跟政府的嚴格規管有關。現在政府不但沒有做好監管銀行的工作,反而在銀行出事後打存戶的主意,把責任推在存戶身上,沒收他們的部份存款以救助銀行。這種形同「打劫」弱勢者的做法無論如何包裝都是不道德及不合理的,都應該否決,不然政府乾脆沒收所有人的資產來還債好了!
另一方面,「害人」方案的壞影響不是一時一地的,而是長遠及廣泛的。塞浦路斯近20多年來主要靠發展離岸銀行、金融服務發展經濟,成為歐元區內熱門的資金避險中心,各地包括英國、俄羅斯資金也紛紛湧向這個小島。究竟這樣的發展模式是否合理、是否健康當然可以討論,但即使塞浦路斯要轉型也仍有時間及空間。歐盟等擺在枱上的存款稅方案將會一下子打沉小島的銀行業及金融業,引發大規模的撤資潮,令塞浦路斯面對資產緊絀、大批銀行倒閉、高失業的三重打擊。即使是實力強,底子厚的經濟體也未必能從這樣的打擊中復蘇過來,人口不過百萬的小島要翻身更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對歐元區及歐盟來說,銀行體系仍然脆弱,民眾對銀行的信心處於前所未見的低水平。大家都在擔心銀行倒閉,血本無歸。假若塞浦路斯真的落實徵收存款稅,強行沒收存戶的部份存款,歐洲民眾特別是歐豬地區居民出於自保心理肯定大規模提走款項,放在其他地方或家中儲存。這樣的擠提即使不致令銀行體系即時崩潰,所引發的動盪不安及信心危機卻足以令虛弱的經濟雪上加霜。
其實,處理金融危機最重要的是快、狠、準,讓政策措施走在市場期望之前。只有這樣才能穩住市場信心,防止危機惡化,偏偏歐盟每次出手都論論盡盡,甚至橫生枝節。小小的塞浦路斯也搞成大大的危機,還有誰會對歐盟、歐元區有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