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政策,乃美國朝野繼財政赤字和醫療以外,最重要的議題之一。畢竟,作為一個由移民創立,由移民組成的國家,美國真正的核心精神,其實是追求機會的移民價值觀。
所以,只要這個移民國家的基礎因素不變,我始終認為在發達國家當中,美國的生命力最為頑強。當然,過去幾年,有不少人高調說要離開美國,放棄美國國籍,但事實是,這個國家仍然是許多新興國家人民夢想的第二個家。
剛剛在《華爾街日報》看到了一篇專題報道,講1990年開始的EB-5計劃。話說,當年美國經濟又在衰退中,聯邦政府推出了這個投資移民計劃;只要投資50萬美元,創造10個職位,就可以拿到綠卡一張。坦白講,對許多來香港置業的大陸人,甚麼BSD已經不止這個數字,只不過許多大陸人不懂得怎樣去處理美國官僚,也不懂美國經濟市場,結果被投資移民顧問劏了一頸血也不自知。
另一邊廂,共和黨2016總統候選人黑馬Rand Paul又剛剛提出,要讓現在美國國內的非法移民合法成為美國公民,這個轉變,令美國又多了一分希望。
上星期到北京「賣港」,許多人問我:「曾幾何時的香港神話,究竟真正秘訣是甚麼?」
我說:「這是一個由移民組成的地方。只要不怕新成員來尋求機會,創造機會;也要不斷提醒自己,要保持這個城市在最佳狀況,否則有能力又有移民基因的人,也會將創造機會的動力帶走。」
利世民
http://www.facebook.com/AppleSi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