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在非常年輕的時候,才會一天到晚開口閉口「歧視歧視歧視」,現在你要我再熱烈抗議兩聲,除非先付可觀的代言費,否則一概免問。不是說世界已經進步到普遍一視同仁的境界,雞蛋裏挑來挑去挑不出骨頭,只是一個人老了容易疲倦,氣力寧願花在比較有建設性的地方。況且,連天生仇視基佬的傳媒,近年都有軟化跡象,圍繞性取向冷嘲熱諷的個案大大減少,譬如逆子喪仔狂婦接踵血淋淋霸佔頭條前,社會新聞版有一則異國同志客死香江的報導,便出人意表沒有落筆打三更,惡意替異己者畫大花臉。如果不是有「與港漢泰仔狂歡,疑曾吸毒助興」開道,大標題「意國男『戰』死酒店床」形容的可以是牡丹花下捐軀的異性戀者,風流夢幕急下,不論主角是攣是直處理同樣唔畀面,這就是時代的進步。
別以為我在說反話,曲線棒敲標題黨那種你死你事的冷漠,換了十年前,同一則新聞恐怕難逃被冠上「基佬3P樂極生悲」甚至「過江契弟左擁右抱勇闖鬼門關」,呼之欲出的「抵佢死」根植錯誤土壤,要讀者將悲劇的發生和當事人搞基聯成一線。內文從實招來有碗話碗,「一名意大利籍男子,昨晨在灣仔夜店獵男後,與兩名新相識的港、泰男子返回尖沙咀下榻酒店房間狂歡,大玩3P床戰,其間疑有人吸食毒品助興,詎料洋漢突告昏迷不醒」,既無道德譴責亦無單打揶揄,當然更沒有跟進作嘢,尾隨驚魂甫定的港漢泰仔回到香閨再續未了緣,旋即結為莫逆之交,轉瞬一生一世。稍感遺憾的是,二位倒霉的玩家被稱為死者「友人」而不是「砲友」,冥冥中有「去性」之嫌。啊,歧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