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要「從錯誤中學習」,就是叫人在出錯之後吸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不過內地官方文化對同樣一句說話卻有更直接的解讀──索性將錯誤當成榜樣。由學習毛主席講話,以至推廣甚麼雷鋒精神,中國總是捧出最糟透的年代,遺害最深的人,瘋狂神化後再叫人盲目學習──這多少也解釋為何中國人站在世界的跟前,總是披上一層叫人難以理解的怪面紗。
近日內地有一樁文化趣聞──話說三月五日是內地的「雷鋒精神」宣傳日,各省市戲院紛紛播放「雷鋒精神三部曲」電影,包括《青春雷鋒》、《雷鋒在一九五九》和《雷鋒的微笑》,但頭炮《青春雷鋒》在多個城市卻不幸取得可笑的零票房紀錄,而且在網絡上更被內地網民揶揄,可算是近年最經典的一齣浪費電影膠片的「膠」片。
雷鋒一九六二年死時二十二歲也不到,而且只是一個小小的黨員,他之所以受到毛主席的重視,就是他是位成功被洗腦洗到腦袋早已掉在一旁的年輕人──他其中一句格言是:「毛主席著作對我來說好比糧食和武器,好比汽車上的方向盤。」足可見對毛主席的愚昧崇拜,而他這份沒腦的死忠,亦令他被封為「毛主席的好戰士」。
其實這一代中國領導人自身,甚至他們的父母,不少都吃過毛澤東亂政之下的苦頭,他們不可能不清楚,這位日夜被吹捧的毛主席所帶來摧毀性的民族浩劫,亦理應明白雷鋒或許是個「沒架子,做朋友一流」的大好人,但畢竟亦只是一個死忠於昏庸領導人的傢伙,沒有多大可敬之處。但今天,他們不但沒有從錯誤中學習盲目崇拜所帶來的教訓,反而將這些錯誤不斷發酵,將一個被洗腦的年輕人無底線地神化,並形成騙人的泡沫,更不理會有沒有人相信,希望大眾能重複做只懂效忠於黨的喪屍。
今日作為香港人,我們或許少有機會看到「雷鋒三部曲」電影,但社會上其實早就出現了「雷鋒式兵團」──他們好偉大,口中永遠說愛國家愛香港;他們是好戰士,再無腦的理據、再荒誕的立場,他們都為黨死守、為黨戰鬥;他們忠誠如烈火。眼看他們將黐線「常態化」,我們真的不能掉以輕心,抱着「即管由他們吧」的心態,因為稍一鬆懈,這群「喪屍」便會為我城帶來難以逆轉的浩劫。
勇先
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