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G SPENDER:<br>老香港 大酒店

BIG SPENDER:
老香港 大酒店

【COLLECTOR】
劉銓登是香港收藏家協會會員,專門收藏各式各樣紙品,包括戲票、港鐵車票、歷代證件、舊酒店單據……逾萬件珍藏分門別類放在超過300個資料夾內,足足放滿了兩個七呎高的書櫃。他是為人熟識的戲票收藏家,但其實他還有很多珍罕的收藏一直被人遺忘,當中以舊酒店文物最為珍貴,因為這堆酒店大都早已遷拆結業,很多人都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記者:黃子配 攝影:黃偉傑

昔日從事出口業的劉銓登,經常到摩羅街、廟街、好旺角中心等專賣舊物的地方及eBay等拍賣網站尋寶,「這些舊嘢冇人要,所以不會很貴,最貴也不過數百元。」他一邊翻着資料夾,一邊向我展示一堆舊酒店的單據及照片,這些收藏令他對香港酒店歷史瞭如指掌。他問我香港四大酒店是甚麼,我第一時間想起半島、四季、洲際和Ritz-Carlton,但原來他要說的是南屏、美洲、大觀、鹿角這四家三十年代華資「香港四大酒店」,1895年開業的鹿角酒店,位於皇后大道中148號,香港淪陷期間曾被日軍用作「英人婦孺收容處」,1963年已被拆卸,德輔道中一帶的高檔華人中式酒店早已隨着時間流逝而拆卸,香港大酒店已變成今日的置地廣場,大觀酒店已變成中環88,南屏酒店也變成中保集團大廈了。生於1939年,現已74歲的他邊細閱珍藏,邊緬懷當時的生活情景,從一張張超越大半世紀的酒店文物,帶他回到舊日的香港,那個他最熟悉的年代。

 

全港首家五星級酒店

香港大酒店
1868年啟用的香港大酒店是香港首家五星級酒店,從圖中的單據可見1915年每日房租要8元,劉銓登說那時在上環的客棧(次級酒店)每日的房租不超過1元,香港大酒店在那時是全港最貴的酒店。1926年農曆年初一,香港大酒店發生大火,幾乎整座焚毀,因而被迫結業,其後置地公司買下該地,興建了告羅士打大廈,現時已變成了置地廣場。香港大酒店由香港上海大酒店(045)大股東嘉道理家族持有,結業後,同集團的半島酒店就取代了其在香港酒店界的最高地位,一直維持至今。

 

聯營華資酒店登廣告

香港四大中式酒店
南屏、美洲、大觀和鹿角在三十年代統稱為香港四大酒店,它們在1935年開始以聯營方式經營,當時經常在報章刊登「香港四大酒店」的廣告,當中以1895年創辦、位於皇后大道中的鹿角酒店歷史最悠久,其餘三家分別在1912年及1929年興建,同樣位於德輔道中。這四大酒店都算是高級的中式酒店,名貴房房租就要3至6元一晚,經濟房也要1.2至1.8元一晚,以三十年代的物價來說並不便宜,不過相比起其他外資經營的西式酒店,如半島酒店,始終都是次一級。

 

高級酒店未必有冷熱水

亞洲酒店
亞洲酒店以前位於干諾道中126號,1928年房租要2.5至8元,當時的廣告上寫滿了酒店的特色,房裝電話、暖爐風扇、冷熱水喉、浴房水廁,這些現在我們心目中最基本不過的設施原來在從前已算是一大賣點,因為並不是每間酒店都有。

 

悶蛋婚宴菜單食足幾十年

彌敦酒店
這張手寫的彌敦酒店1979年婚宴菜單是劉銓登幾年前在香港一家懷舊店以數百元購入,可見那時的酒席菜式和現今的大同小異,惟獨不同的是第一道菜是乳豬拼盆,而非乳豬全體,另外也沒有現時酒席必備的大海星斑,而只得一道豉王蒸鯇魚,以現今標準來說就有欠得體了。當年每圍酒席需要520元,今時今日彌敦酒店類似的酒席則已經要8,880元一圍,劉銓登又憶起自己1969年在中環建國酒樓結婚擺酒也不過180元一圍,所以彌敦酒店雖不算頂級酒店,但酒席價錢也不算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