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構嚴厲監管傳媒 有權要求頭版更正<br>英新聞自由倒退300年

新機構嚴厲監管傳媒 有權要求頭版更正
英新聞自由倒退300年

英國三大黨前天(周一)凌晨時分「突襲」傳媒,破天荒祭出史上最嚴厲監管傳媒的協議,將成立獨立監管機構,有權要求傳媒更正報道、在頭版公開道歉,甚至向傳媒處罰100萬英鎊(1,173萬港元)罰款等。英國向來是新聞自由一大陣地,傳媒批評新監管機構將成為全球最嚴厲的新聞監察機構之一,措施會令英國新聞自由倒退300年,醞釀杯葛。輿論更形容新機構將成為全球最嚴厲的新聞監管機構之一,「向全球其他國家樹立壞榜樣」。

英國保守黨籍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自由民主黨籍副首相克萊格(Nick Clegg)和工黨黨魁文立彬(Ed Miliband),經長達100小時的馬拉松式會談,前天凌晨2時30分達成協議,決定成立英國史上首個嚴厲監管傳媒的機構。監管涵蓋面非常廣泛,除傳統報章,連報章網站和《赫芬頓郵報》等新聞網站,也在受監管之列,但澄清電視台網站、社交網站言論則不在監管之列。

首相卡梅倫與另外兩大黨達成協議後,遭保守黨內部批評。路透社

可處罰1,173萬 為受害人仲裁

新機構將獲授予皇家憲章(Royal Charter)特許地位,有獨立人事任命權和獨立資金來源,收回以往傳媒對監管機構任命人選的否決權,僅根據公務員機制任命。機構有權要求傳媒向報道受害人公開道歉,處罰100萬鎊(1,173萬港元),又會為受害人提供免費仲裁服務,並有機制快速處理投訴,絕非「無牙老虎」。
新機構有待5月舉行的女皇顧問委員會的會議審批,雖沒強制傳媒不加入機制,但當局將在《犯罪和法院法案》中新增修正案,規定拒絕受新機構監管的傳媒,一旦證實罪成,須承擔巨額懲罰性損害賠償,以「威逼利誘」傳媒自願參與。當局又會在上議院提交《企業和監管改革法案》新增條款,規定皇家憲章必須得議會2/3絕大多數支持才能修改。
今次是英國傳媒爆出竊聽醜聞逾20個月以來,政府首度祭出重拳監管傳媒,由名人、竊聽受害人組成的關注組織Hacked Off歡迎新措施。但報業批評三黨談判將傳媒代表摒諸門外,新措施閉門造車,刻意三更夜半達成協議殺傳媒一個措手不及,而原訂於下議院就法案表決也臨時取消。
五大報業機構,包括《每日郵報》集團、《泰晤士報》及《太陽報》母公司新聞國際(News International)、代表宗教報的報業公會、代表雜誌的專業出版商協會(PPA)發表聯署聲明,初步認為草案存在多項深刻爭議問題,正與業界商討進一步研究對策。《獨立報》引述消息說他們醞釀杯葛:「我們都表明我們一直沒同意任何一點。」

英國三大黨祭出重拳,協議成立新機構監管傳媒。路透社

由名人、竊聽受害者組成的關注組織Hacked Off歡迎新措施。路透社

「向其他國家樹立壞榜樣」

英國新聞自由走向嚴冬,文化大臣麥瑪麗(Maria Miller)形容機制「全球最嚴厲」。前社會保障大臣李秉德(Peter Lilley)批評新機構有權下令報章刊登道歉聲明和更正報道,令機構有風險變成「真理部」(Ministry of Truth)。保守黨議員卡斯韋爾(Douglas Carswell)直斥,英國「向全球其他國家樹立壞榜樣」。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OSCE)警告,新措施將損害英國新聞自由,呼籲英國三思,別放棄新聞自我監管的優良傳統,代表米亞托維奇說:「一個政府主導的監管機構,無論希望如何獨立,都會對新聞自由構成威脅。」
英國廣播公司/《獨立報》/《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

新監管機構權力

1)監管機構的人事任命依照公務員機制,業界沒否決權,
  也不能派代表出席會議
2)監管機構獲授皇家特許令地位,任何修改都必須經國會
  上下兩院2/3多數投票贊成通過
3)任何報章、雜誌和新聞相關的網站都受監管機構規管
4)監管機構的資金來自業界,包括地區性的報章和雜誌,
  所得罰款亦會撥歸作運作資金
5)監管機構有權主動調查違規事件,並向違規媒體徵收罰
  款,及強制向受害人道歉
資料來源:英國《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