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經營數十年的老店,都因為面對業主的大幅加租而愁眉苦臉,我卻看到一個租戶,在與業主洽商續租物業時,氣燄高張,事先聲明業主如加租或收回樓面的話,便肯定會加價,而且服務質素勢將轉差,禍及百萬消費者。咄咄逼人之處,竟有點租霸的味道。
威脅服務變差兼加價
說的疑似租霸,是數碼通(315)的行政總裁黎大鈞。數碼通與其他三家網絡商,在2001年投得首批3G頻譜15年使用期,租約將於4年後屆滿。港府提出方案,讓現有經營商保留三分二頻譜,只收回三分一頻譜再公開拍賣。方案雖未定案,但四家網絡商已高調反對,其中以黎大鈞走得最前,力陳做法會令服務變差,旺角、中環、銅鑼灣及港鐵的3G勢將斷線,而且快至年底便要加價。
照計,即使政府落實建議,也只是將該段3G頻譜的三分一再作拍賣,現有經營商有優勢,這些頻譜很大機會會重投懷抱。正如港府昨日拍賣五組4G頻譜,結果由六家電訊商共出價15.4億元瓜分。現有經營商全部成功奪得新頻譜,數碼通更單人匹馬勇奪兩段,反而新加入戰團的聯通(762)則告落敗。過去幾年港府續有拿出新頻譜作拍賣,大多由現有經營商奪得,足證他們有不能抹煞的優勢。
再者,2001年競投的3G頻譜,只是其中一段,這些年來,現有經營商不斷「加大樓面」,累積頻譜,正如數碼通,不計昨日投得的兩段頻譜,亦已持有88兆赫的頻寬,可能再拍賣的3G頻寬只佔其手上頻寬的11%。是否失去這段頻寬,便做不到生意,我不懂判斷。
事件的另一爭論,是港府會否明益中移動(941)?我同意,通訊事務管理局的處理,給人以中移動是整件事的幕後推手印象。
偏幫中資欠理據
不過中移動的舉措,充其量只是近似在勾地制下勾出土地的發展商,不代表最後勝利,況且,如果今次「勾」出頻譜的是海外的經營商,經營商是否就沒有話說?若果大家對於中資插手香港的電訊市場是這樣擔心的話,業界是否也應向港府爭取,為中資持有本地電訊商股權設定上限,以及限制中資併購本地電訊商,電訊盈科(008)以其聯通持有18%股權的背景,競投頻譜的資格是否也要檢討一下?
我之前也說過,我最關心的,不是誰取得頻譜,而是比土地更稀缺的頻譜能否有效分配。昨日的4G頻譜拍賣,為庫房帶來15億元進賬,成交價不但高過底價1.05倍,也比09年拍賣的4G頻譜價貴八成。上月英國政府拍賣4G頻譜,亦套現23億英鎊,足證頻譜有價有市,如果按經營商的要求,全部頻譜自動續租,港府如何為納稅人爭取一個市值租金,而不予人明益電訊商的口實?
對於高頻譜費將令消費者受損的說法,我相信大家都明白,生意成本與售價的關係,從來不是鐵板一塊。何況,黎大鈞亦曾抱怨,十年來沒有加價,難道代表期間的成本沒有變化?我見到,現有幾家電訊商的經營狀況相當健康。和電香港(215)昨日公佈去年多賺兩成至12.3億元,數碼通早前公佈半年亦賺4.6億元,並維持將盈利百分百派息。這絕非身水身汗的艱苦經營,與做廠的比較,舒服得太多了。我想黎總裁真正擔心的,反而是其3,500萬元的年薪。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