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下伏線】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塞浦路斯現時爆發財政危機絕不是突發事件。該地中海小國其實一早已成為歐債危機的受害者,只不過該國經濟規模遠不及其餘歐豬國家,才令一眾政客將問題忽視。
事件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歐盟一直愛理不理,不斷指塞國的銀行體系及規模與別國不同,援助計劃亦是根據其「特殊情況」設計,與其他國家不能相提並論。實情是幾個大國加上國際貸款「三巨頭」早已認定,塞國就算破產亦對其他國家影響輕微;塞國位處地中海偏東,與希臘有最大關連,故塞國問題是希臘爆煲的副產品。
IMF歐盟齊施壓
正因為上述原因,國際貸款組織今次開出塞國要向存戶徵稅的驚嚇條件,塞國政府亦唯有接受。塞國經濟規模其實很小,若國際間強行要求該國如其他歐豬國般,履行緊縮開支承諾來換取援助是不切實際。現時估計當地銀行業規模約等於塞國經濟規模的八倍,故塞國政府本身是沒有能力去支持國內銀行業;當地經濟亦飽受希臘債務危機影響,銀行業更因持有大量希債而損手,面對歐盟及IMF施壓亦只能接受。
塞浦路斯一向是全球聞名的逃稅天堂之一,與俄羅斯的關係尤其密切,兩者早於十多年前已簽訂避免雙重徵稅的協議,而塞國現時企業稅率僅為全歐最低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