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ite men can't jump?白人加入NBA,如果個子不高,往往被定位為只能傳球或跳投;但單憑跳投一招,也可成為經典球星,其中一位白人頂級射手就是今期主角,穆連(Chris Mullin)。
NBA歷來不乏外圍射手,但整個職業生涯都保持平穩絕不容易,穆連生涯總得分達接近1.8萬分,說不上是極高數字;但最成功是連續5季平均得分有25分之餘,命中率達5成,球員生涯命中率平均也達50.9%,勝過不少球員的罰球命中率。
浪子回頭改打小前鋒
生於紐約布魯克林的穆連,高中時期已成為當地新星,也順利升讀紐約名校聖約翰大學;雖然出戰NCAA賽事4年,皆無法為母校取冠軍,但仍然取得代表美國出戰洛杉磯奧運機會,不但拿下金牌,也是當屆球隊第2號得分點。
與很多白人一樣,加入NBA初期都遇上「撞牆期」,85年以選手第7位加入勇士的穆連,就因為腳步慢及對抗性差,成為對手攻擊對象。此外,穆連生活聲色犬馬,亦染上了酗酒惡習。88年接手勇士的名帥尼爾遜,決定以嚴厲的手法逼穆連浪子回頭,包括削減他的上陣時間、安排他接受戒酒治療,還有最驚人的做法,是將穆連由得分後衞改造成小前鋒。穆連回憶說:「記得教練向我惡罵,如果我再喝醉,再缺操,我的一生就會完!」
結果穆連終於回頭,也接受了尼爾遜安排的嚴格練習;不錯,穆連的腳步仍然慢,6呎6吋打小前鋒亦勉強,但他練成更神準的3分球;加上打法充滿智慧,所以在球場上始終具有威力。
與「小鳥」相提並論
隨住控衞添夏達威89年加入NBA,與穆連及列治文組成了「Run TMC」,為勇士掀起了主攻風,3人也具備不同風格,添夏達威擅長「插花」,列治文喜歡鏟籃,穆連則提供外圍。勇士在89至92年這段中興期,每季常規賽得勝率也達到5成以上,但只攻不守始終在季後賽吃虧,勇士也未能突破西岸準決賽。幸好穆連仍獲美國隊青睞,入選夢幻隊參戰92巴塞隆拿奧運,成就第2面奧運金牌。
雖然是不同年代的球員,但穆連仍避免不了與「小鳥」布特相提並論;兩者只曾在奧運成為隊友,但穆連卻試過成為布特麾下一員。93年開始,穆連受傷患影響而走下坡,97年被交易至溜馬,當年的溜馬教練就是布特。
穆連最接近冠軍就在00年,與另一射手米拿並肩殺入決賽,但遇上當時得令、由奧尼爾領軍的湖人,只能屈居亞軍。之後穆連回流勇士,01年退休後,一度擔任球隊管理層,現在是電視台評述員,但他評述純射手幾乎滅絕的世代,不知又有甚麼感想呢?文:牽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