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樹下:刻印藏書票 - 安行

蘋果樹下:刻印藏書票 - 安行

朋友讀了幾篇介紹藏書票的文字問我:藏書票真是有趣。不過它們是怎麼來的?是和新書一起設計製作嗎?是藝術家定期對外售賣嗎?
面對這一連串發問,我一時也不知從何解說起。萬幸塞維林老夫子在1949年就著錄有一部《Making a Bookplate》,薄薄一冊不足百頁,卻詳盡介紹藏書票設計製作涉及的全部細節。可朋友又說老舊書無處覓,況且要啃完整本英文原版,太麻煩。有沒有一張圖片就可以展示整個流程?如此說來,我還真收藏有這樣一款介紹如何製作藏書票的藏書票。正好借此為大家介紹。
這款藏書票出自荷蘭藏書票協會,由荷蘭大師Engelina Reitsma-Valenca設計創作於1946年。畫面主體是一個由五棵參天大樹分隔的圓盤,盤中各區域分別繪製了收集資料,下單定製,采風繪圖,雕刻印版,壓印書票這五個藏書票設計製作的主要環節場景。簡潔明了地圖示概括了一款藏書票誕生過程。當然這款特製書票也有其特別用處,圓盤外側一圈荷蘭文標示這是荷蘭藏書票協會會員證明。
在五個場景中定製者出現於前兩幅圖中,而設計師則出現在後四幅裏。事實上,製作一款藏書票不僅需要設計師的藝術創作,更離不開定製者與設計師之間對圖案的溝通與交流,因為藏書票最終主人是定製它們的票主。
我曾有幸買到一批設計草圖,是塞維林老夫子在1969年為一位Phaon Reid先生設計藏書票繪製的圖樣。通過這些手稿,不僅可以一窺塞維林設計藏書票的細緻與用心,同時也能看到充分交流亦不可或缺。
這款「男孩騎海豚」藏書票,塞維林共繪製了八張鉛筆手稿。包含一張最初圖案布局與文字注釋書票尺寸、圖畫樣式的草圖,六張分別標注A至F的書票設計初稿以及一張最終圖樣。特別是那六張設計初稿,草圖上男孩造型表情與海豚姿態各不相同,連背景畫面、主體形象比例甚至於海面波濤造型也都各異。所有草圖張張繪製得一絲不苟,每張圖右下角塞老夫子還都認真簽上自己名字。
還有一封多達3頁的箋紙,賣家只肯展示卻不願出售。那是票主Reid先生與塞維林的往來通信。每頁都密密麻麻寫滿各自對書票的討論意見,其中更不時穿插書票局部修改圖樣。我不知這幾頁信箋被往來郵寄於設計師與票主之間多少次才最終完成這款藏書票設計。不過付出總有回報,成品效果極令人艷羨。
製作一枚藏書票,無論對定製者,還是設計師都是繁瑣而漫長的。但當藏書票呈現於眼前,他們會認為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