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電署首次運用權力重罰 <br>墜𨋢傷人 信科釘牌半年

機電署首次運用權力重罰 
墜𨋢傷人 信科釘牌半年

【本報訊】北角昌明洋樓月初發生導致7人受傷的升降機意外,機電工程署昨以意外是保養問題所致為由,首次運用權力吊銷承辦商信科的牌照半年,並會繼續調查及提出檢控。業界指過往在舊例下對違規承辦商懲處太輕,今次在新例下作出重罰屬於罕見。
記者:林偉聰 鄭啟源 彭美芳

北角昌明洋樓月初發生墜𨋢意外,事後證實該𨋢四條鋼纜全部斷裂。

機電工程署昨日宣佈,根據《升降機及自動梯條例》(下稱《條例》),5月1日起吊銷保養承辦商信科工程的牌照半年,是機電署歷來首次行使吊銷牌照的懲處。副署長薛永恆解釋,初步調查顯示肇事升降機四條鋼纜全部斷裂,是鋼纜鏽蝕及棉芯缺油所致,他指相關法例及實務守則已講明處理這類問題的保養方法,斷裂情況應可避免,故確認信科在保養上違反法例規定。
理論上信科可在半年後復牌,但薛永恆強調,吊銷牌照只是執法行動的第一步,具體搜證及化驗工作仍在進行,未來數月會採取包括檢控的法律行動;而根據《條例》,罪成的承辦商可被判罰款20萬元、監禁一年及永久停牌。

94座大廈須另覓承辦商

信科現時負責全港94座大廈超過280部升降機的保養,升降機負責人須在信科停牌前另覓承辦商接手保養服務。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前日率先在官網上,以「升降機安全不容妥協」為題撰文,預示將據已掌握資料向信科採取行動,又指08年大埔富善邨的意外令政府檢討舊有的升降機條例,加強罰則及涵蓋範圍,條例並在去年底實施。
過往機電署對發生意外的承辦商懲罰過輕一直為人詬病,08年大埔富善邨善雅樓一部由蒂森克虜伯電梯(香港)保養的升降機,八條鋼纜中七條斷裂,令升降機由14樓直墮槽底,幸未有傷亡。機電署及後檢控蒂森,雖然被判罪成,但法庭只能依舊例最高刑罰判罰款5,000元,法官當時指條例過時,未能反映嚴重性;近年有斷纜意外的承辦商更僅被發警告信。
香港電梯業總工會理事長謝景華指,當局收緊法例後雖有加強監管,但成效不大,認為今次「揸正嚟做」顯示政府重視問題。

二樓食肆「天龍會」,因客𨋢停用而生意大減。圖為食肆以物品封阻升降機出入口。
黃賢創攝

員工未知信科會否續營運

他亦關注信科聘用的20多名前線維修員,因信科被停牌失去合約,他們的去留亦成疑問,建議政府在新承辦商合約加入優先聘用信科員工的條款。記者昨日致電信科查詢會否繼續營運,職員表示「我都想知」,又指負責人不在無法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