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文台預測今年風季「正常」,料會有四至七個熱帶氣旋吹襲本港;原作為掛8號或以上風球指標之一的天水圍濕地公園氣象站,由於區內高樓大廈越來越多,導致測風失準而被摒棄,今年起由流浮山氣象站取代。受全球暖化影響,今年雨量或偏少,全年只有1,900至2,500毫米。
去年有五個熱帶氣旋進入本港500公里範圍,是天文台去年預測下限。台長岑智明昨天公佈今年預測為四至七個,屬正常水平。署理助理台長莫慶炎補充說,今年太平洋未有出現拉尼娜或厄爾尼諾現象,料風季介乎6至9月。
現時天文台轉發8號或以上風球,會視乎維港內外八個指定氣象站,至少四個錄得烈風風速。岑智明指出,濕地公園氣象站錄得的風力數據逐年下降,原因是區內新樓宇阻隔風力,因此決定改用流浮山氣象站數據。
天文台周末開放日
莫慶炎稱,濕地公園氣象站啟用約七年,每年錄得的風速有下降趨勢,平均下降1%至2%,其他七個氣象站沒有同樣情況。資料顯示,濕地公園附近最近七年內落成的樓宇包括有七幢公屋的天晴邨;長實和新地共同發展的慧景軒與濕地公園相隔一條馬路,早於2004年落成。
天文台現時每天公佈未來七日天氣預報,岑智明透露,去年內部試行九天預報,準確度令人滿意,主要因秋冬天氣較穩定,但春夏變化較大,因此必須待今年測試結果,才決定是否改行九天預報,最快今年底實行;每天24小時氣溫變化預報同樣亦最快今年底實行。
天文台本周六起一連兩天舉行開放日;為慶祝成立130周年的新書《有緣相聚》和一套四冊介紹香港出現的雲的《百變雲彩》,將於周六起發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