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
民以食為天,中國人重視「食」,體弱長者亦然!基督教靈實協會轄下的靈實護養院自2000年成立「創意餐廳」,廚師們發揮創意小宇宙,於院舍設「美食廣場」,每月為院友準備各種主題美食,病弱長者大飽口福,齊聲高呼:「食得是福!」
記者:陳潔儀
餐廳主廚葉永健(46歲),洋名Billy,他推介的美味佳餚有「清蒸龍脷柳」,龍脷柳捲成玫瑰花狀,配以切成幼絲的蘿蔔絲伴碟;「手撕雞」把雞隻去骨撕肉,巧妙地把雞「還原」於碟;還有「紅炆獅子頭」、「火鴨絲羹」和「菠菜雞卷」等,一道道令人垂涎欲滴的菜式,是心意,亦是對長者晚年生活的一份尊重。
「每次見到一班院友食得咁開心,將我煮嘅餸食得一乾二淨,就好有滿足感,佢哋食得開胃,係我創作新菜式嘅動力!」Billy滿足地說。他曾於酒店任職餅房主管12年,至1999年毅然轉到靈實護養院當廚師,現已晉升為「美食餐廳」主廚,負責全院約270名院友的膳食,每月主題菜式由「有營美食」、「百家菜」至「懷舊美食」不等。
Billy笑言,每月雖絞盡腦汁創新菜式,但感能把過去的煮食經驗充份發揮。他興奮地說:「會參考番以前中西混合嘅煮食技巧,每一個月差唔多用7至10日去構思同準備呢個月嘅主題美食,辛苦但滿足。」
源於為長者慶生
於院舍住了近兩年的林婆婆(72歲),曾中風及患有高血壓等長期疾病,行動不便的她須長期住院舍,上月吃過「團年飯」主題美食,令她回味無窮,「啲白切雞嘅肉好嫩!餸排得好靚,睇到都開心!」她高興地說。《蘋果》記者採訪當日,林婆婆正吃着葡汁龍脷柳配稀飯等,吃得開懷又健康。
靈實護養院營運總經理林玉貞女士表示,「創意餐廳」源於為院友慶祝生日及佳節的歡愉氣氛,後來一眾大廚及職員「越做越起勁」,才演變至每月一次的舉辦各種主題美食,她更認為長者雖然多病纏身,行動較不便,亦應享有飽嚐美食的權利及享有優質生活。護養院「美食廣場」正籌備後天舉行的「盆菜」主題宴,讓一眾老友記聚首一堂。
欲知更多有關創意餐廳內容,請留意今晚8時至8時30分於香港電台第五台播出的《生活存關愛》節目。
查詢電話:2703 2100
機構網頁: http://www.hohcs.org.hk
社會服務
◆匿名投訴恕不處理。一經投訴,本報保留刊登權利
◆報料熱線:29290000
◆社會服務熱線:29908288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2990868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傳真:37112468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