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流眼水可能是因為淚水分泌過多或淚管閉塞以至排泄受阻。淚水過多令患者要頻頻擦眼淚,紙巾不能離手,更引起眼皮紅腫,影響工作及社交,甚至併發淚囊炎及細菌感染,情況嚴重時更會造成眼眶蜂窩炎,因此流眼水實不容忽視。
為了找出流眼水原因,眼科醫生會用一支導管嘗試把生理鹽水經淚孔注入淚管。測試時,如病人感到鹽水到達喉嚨,即代表淚管沒有閉塞,流眼水可能是因為分泌過多。
手術後沒外在疤痕
淚管閉塞可分為先天性或後天性。小孩淚管閉塞多是先天性,成因是鼻腔內的一層薄膜未消退而阻塞淚管,大部份個案可透過淚囊按摩或淚管通條打通。成年人淚管阻塞則大多是老年退化導致淚管狹窄,亦可能是因為曾經發炎、面部受傷、接受過鼻子手術等。
傳統的通淚管手術需要於淚管及鼻腔之間製造新的通道,手術後會在鼻側留下接近兩厘米的疤痕,影響外觀。現時流行的微創通淚管手術透過內窺鏡於鼻腔內進行,優點是手術後沒有外在疤痕,而且手術後復原時間較短。手術時可植入一條纖維導管,將淚水引流到鼻腔。導管一般會在手術後六至八星期移除。
目前內窺鏡通淚管手術的成功率高達八至九成,但在個別情況下如鼻腔內結構問題、曾接受鼻子手術、復發性淚管閉塞等,手術會較困難,成功率相對較低。現時外國亦發展出激光通淚管手術,但因為東方人的鼻骨較厚,此技術比較適合外國人。
撰文:基督教聯合醫院眼科副顧問醫生麥兆婷
隔周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