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雲端:地產霸權的核心價值 - 丘亦生

金融雲端:地產霸權的核心價值 - 丘亦生

近期最矚目的新股上市,不在香港,而是在泰國。不少港人遊曼谷都搭過的鐵路系統SkyTrain,計劃以基建基金的形式上市,集資21億美元,不但是泰國史上最大新股項目,也是今年全球第二大的上市項目。SkyTrain的控股股東泰國華僑富商黃創山,自然飲得杯落,不過我的反應,卻是替胡應湘不值,他當年在曼谷的鐵路項目,規模比SkyTrain大得多,若果不是被政府監生終止,今日合和(054)的氣勢,肯定遠不止此。
這隻由黃創山旗下泰華榮集團分拆出來的BTS鐵路大型公共運輸增長基建基金(BTS Rail Mass Transit Growth Infrastructure Fund),已取得22個基礎投資者入股,4月上市。基金的現金流是SkyTrain的票價收入,據稱回報首年接近6厘,其後三年更高至10厘。

合和拓泰國 慘淡收場

鐵路全長23.5公里的SkyTrain,乃於92年籌建,99年底投入服務,總投資達20億美元。是次分拆的,原來只是票價收入的現金流,鐵路資產及營運權繼續牢牢控制在泰華榮手上。
相比黃創山的修成正果,胡應湘的遭遇卻成為外資投資基建的壯烈犧牲案例。話說合和1990年投得曼谷的BERTS項目,打算興建一個長60公里的高架鐵路連收費公路的運輸系統,並包括沿線物業發展,總投資高達32億美元。怎料92年已出現波折,在動土儀式翌日,泰國鐵路監管機構便勒令合和停工,之後當地政府十年數易,胡應湘要先後與8個政府部門、9個部長及4個鐵路機構主席接洽,每次合約都幾乎要推倒重來。雙方的公開交火也越來越密,胡應湘抱怨政府徵地太慢,政府則反駁指合和未能提交詳盡融資方案。未幾遇上97亞洲金融風暴,泰銖大貶值,翌年當地政府指合和只完成工程的12%,決定終止項目,雙方對簿公堂,互告毀約。
最後合和要為該項目撥備54億元,在當時來說這是一筆大數目,累及業績及財政均被重創,而曼谷市亦豎立了逾千被閒置的橋躉,被譏為可媲美英國的旅遊熱點巨石陣。合和雖然曾努力謀求復工,又或引入其他財團接手,但總被當時的總理他信否決。
胡應湘事後曾對本報說,經此一役後,該公司對再投資泰國基建項目已全無興趣。「真係渣都冇,有排搞,我啲退休金冇倚賴佢。奉勸世人,去泰國最多做遊客好嘞。」他在其自傳中不忘再強調:「我以後也不會再在泰國做生意。我不相信那些人會信守承諾。」

投資關鍵 揀法治地區

兩個雷同的投資項目,命運一橫一直,我不相信是因為技術或執行力問題。黃創山有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不在香港投資,情願返回泰國,因為他在泰國的人脈關係較佳。「在香港搵董建華無甚可能,但在泰國找官員議事就可辦得到。」
主場之利固然是原因之一,正如香港的物業發展,甚少有外國地產發展商可以參與。在本地發迹的商人,自然更熟識遊戲規則,人脈接通了,朝中有人好辦事,往往可以搶佔先機。規模做得大的,甚至可以主導市場,有pricing power。
不過,我認為更關鍵的因素,哥頓胡都幫我答了,他年多前接受訪問時指,泰國的教訓,令他以後只會投資在有法治的地方。這個簡單道理,我相信同樣是很多大孖沙總結起來的教訓。現在大家對回內地搞基建都提不起勁,情願去英國、加拿大、澳洲,箇中原因,盡在不言中。
合和在香港的項目,最棘手的灣仔酒店項目,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十幾二十年,最後都能上馬開波,無論如何,已比在泰國被粗暴對待好上不知多少倍。
法治,無疑是香港最核心的核心價值,這點相信連地產霸權,也會懂得珍惜與捍衞吧。

丘亦生
金融中心fan page:
http://www.facebook.com/hkfin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