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子弒父母案相繼發生,如今的兩代關係特別弔詭,父母不是過份緊張的怪獸家長,就是完全不理子女的「失蹤家長」。
女性地位越趨提升,連帶童黨也見娘子軍抬頭。協青社蒲吧社工督導李慧琪指出,女夜青人數在過去10年急劇增加,每10名夜青中約四人是「古惑女」,最年輕的只有6歲。
8歲行古惑、13歲傷人、吸毒被捕,現年只有15歲的Pizza已開到荼蘼,最遺憾是父母為搵錢長居外國,自少飽嘗孤獨滋味。Pizza的迷失故事,源於失蹤父母問題,正是大多數女童黨的寫照。 撰文:高捷 攝影:童權
父母為口奔馳,當年留下菲傭和一筆家用,把Pizza交給親戚照顧,就到外國工作。
Pizza小學四年班開始流連街頭,常在朋友家留宿,過着野孩子般的生活,幾個同病相憐的女孩走在一起,順理成章走上童黨之路。一臉稚氣的Pizza身穿T恤牛仔褲,但像鄰家女孩的她一開口,粗豪沙啞的聲線中卻透出滄桑。「我8、9歲就出嚟玩,劈友、打交、揩嘢(吸毒)都試過,兩年前衰咗入女童院先開竅生性」。
新一代女童黨一反傳統,要做女話事人,她揚揚眉說:「𠵱家越來越多女童黨,身份唔再係阿邊個嘅女朋友,而係話得事、做主導,學校嘅情況都係咁。」她說早在五、六年前,女童黨已開始形成一股新勢力,「嗰時一齊玩嘅八個人,有一半係女仔,最細嘅得7歲。我哋雖然係女仔,但好有隊形,其中一個俾人蝦,其他人一定幫手」。
夢中重投父母懷抱
約五呎三吋高的Pizza瘦得像藤條,但原來食過「夜粥」,「以前我有操泰拳、跑步,跑到十字韌帶撕裂。點知下一秒會唔會俾人打死,唔操fit啲點得?」兩年前,她打傷人被判入女童院三個月,在社工輔導下痛改前非。
她認定,父母使她過了一個孤清的童年,以致後來走歪路,「既然唔想要我,點解生我出嚟?」記者問總有溫馨時光吧,何不回想童年相擁的片段?「長大後佢地就冇攬過我」。
父母後來回港,總算一家團聚,但倔強的Pizza堅持無聲抗議,唯一對白就是取零用錢,看到他們內疚逃避的眼神,她更是火冒三丈,「佢哋只係縱容我,唔係要修補關係,我更加唔要佢哋逃避我、驚我」。其實她也夢過無數次,回到年幼時被父母重抱入懷,叫一聲爸爸媽媽,感覺很幸福。
協青社資料顯示,近年夜青出現女性化現象,現時男女童黨的比例為六成半比三成半。李慧琪指青春期間,女生在身體及智力上都比男生早熟,女童黨比男童黨較有組織能力,因而出現大家姐現象。她指以前社會流行失蹤兒童,現今社會卻是不少家長為口奔馳,或因婚姻破裂離異忽略子女,出現失蹤家長現象。青少年缺乏家庭溫暖,抵受不住外界誘惑學壞,即使想回頭,也因無家可歸,容易沉淪。
你想爆?幫你爆!
熱線電話:2990 7225
mailto:[email protected]
WhatsApp:9131 4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