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過原本有100萬存款在銀行,第二天睡醒後有10萬元會不翼而飛嗎?金融海嘯經歷數年後,仍沒有事是不可以發生。陷入財困已久的歐元區國家塞浦路斯,宣佈要銀行存款者一起幫忙,強制向存戶徵收最多達存款近一成的稅金,實際等同打劫,對金融市場是個極度驚嚇的消息。
事實上,塞浦路斯一向處求救邊緣,只是過去一再拖延。與希臘不同的是,該國竟沒有要國債違約,反選擇了要存款者共同承擔銀行損失的極端方法來解困。
雖然建議仍待國會通過,但當國際組織及塞浦路斯都認為這方法是可行的時候,存款者對銀行體系的信心會盡失。若放在銀行的存款再不安全的話,引發的擠提潮將難以想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及歐盟同意以100億歐元拯救,但條件是從國內銀行的存款戶口,提取58億歐元作自救之用。雖說今次稅收只是一次性(upfront one-off stability levy),但看希臘為例就知道「一次性」通常都是說說而已。
陪企業交稅 平民最無辜
最離譜及不公義的,是應該承擔後果的人竟沒有損失。其一是購買塞浦路斯銀行債券的投資者不會有虧損;但那些將賭注押在塞國政府不會違約的對沖基金,卻因此賺大錢。有關措施原意是針對將大量資金停泊在塞國銀行作逃稅的俄羅斯企業,但這些企業一早已聞風將資金迅速調離,對他們影響不大。
最無辜的莫過於塞國平民百姓,由於徵稅分水嶺在10萬歐元,存款在該額以上的需交9.9%稅,以下的稅率亦達6.75%。一般老百姓的1萬歐元存款,可能已是畢生積蓄,卻要「被繳交」675歐元的稅項,預計該國必會出現大型動亂。
當大家以為歐債危已趨風平浪靜之際,塞浦路斯卻出來考驗投資者對歐洲的信心,希望讀者們都沒有塞國銀行戶口吧。
李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