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擬放寬人幣兌換<br>易綱:三年內有重大發展

人行擬放寬人幣兌換
易綱:三年內有重大發展

【本報訊】人民幣資本賬開放進程,有望三年內邁進一大步。人民銀行副行長兼外滙管理局局長易綱昨於人大會議上表示,人民幣可兌換於三年內會有重大發展。專家認為,易綱言論或暗示資金進出內地有望進一步寬鬆,甚至可能讓個人資金在規管下進出內地,投資中港股市。

記者:董曉沂

近日不少內地財金界別都提到資本賬開放,早前時任中證監主席郭樹清提到擴大QFII(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和RQFII(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的額度,更打算擴大至個人層面;本月初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亦允許港澳台三地居民,有條件地開戶買賣A股,昨日人行易綱亦洩露相同口風。

股債市場料開放

郭樹清於年初曾表示,QFII、RQFII及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均有可能有更大發展;昨日,易綱的一句說話進一步令市場相信,內地金融市場短期內會有突破性的開放。信銀國際首席經濟師廖群認為,人行言論或暗示日後內地股市有更大開放程度。他解釋稱,人民幣資本賬下可兌換其實已很大程度開放,金融市場的資本開放仍未全面,包括股票及債券市場的開放仍有不少空間可研究,相關限制可能大幅減低,如買股債比例有望大幅放寬。
廖群解釋,現時有近一半的資本賬是可兌換項目,未來三年有近八成的資本賬是可兌換絕不為奇,現時企業可在貿易項下讓資金進出內地,日後或可進一步開放資本賬,當中又以開放個人投資者方面較令人鼓舞。惟他強調,不大可能全面開放資本賬,但加大開放料已可對市場有相當大的正面刺激作用。早前郭樹清亦持相同論調指,參考海外市場,任何國家的資本項目可兌換都不代表沒有任何監管措施,現實中亦不存在完全自由的資本流動。

有利香港拓人幣

內地進一步開放資本賬,對作為離岸人民幣中心的香港亦可受惠,廖群指資本賬開放越大,對本港以人民幣發展的商機幫助亦越大。
經濟學者關焯照亦認同指,現時內地對人民幣的外滙管制較多,日後的發展無論有多大開放,對香港都有相當幫助。他續稱,現時資本賬開放主要靠前海作試點,亦只允許貸款業務,倘進一步開放QDII及QFII,相信可為本港帶來更多人民幣相關的商機。

可兌換vs自由兌換

【話你知】
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曾發表論文,釐清可兌換與自由兌換的分別。綜合論文要點,人行有意發展的為可兌換,可兌換的終極目標為經常賬和資本賬的所有項目,都可兌換而達完全兌換,惟當中需有審批及申報等程序;而自由兌換,即連簡單審批都欠奉。
論文亦以1997年金融風暴及2008年金融海嘯作例,指出資本賬自由兌換,會對貨幣和金融穩定性帶來風險,故有限制及監管地讓資本賬項目可兌換,可有效地管理貨幣環球化對金融體系帶來的風險。
總結而言,以論文引述國家外滙管理局的文章指出,內地政府讓資本賬可兌換的發展大調為:「有序可控地拓寬資本流出入管道,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