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慎(014)宣佈業績之時,順帶宣佈重建新寧大廈與新寧閣,預計2018年新廈落成,可比現時增加四分一建築面積。餐飲M聞此消息,怏怏不樂,問佢點解,佢話:「現址有一間可能係全港最旺嘅特色酒吧Inn Side Out ,改建後一定失蹤,既話新廈2018年落成,現有租戶在2015年或之前要搬走啦。Inn Side Out 嘅特色係有一大截露天坐位,顧客可在此吸煙,剝花生,唔知幾爽,平時旺場唔特只,周末好天氣兼有足球直播嘅話,更是塞到爆,氣氛好到極,我好鍾意去㗎,冇咗嘅話,好多港島酒吧客冇咗集體回憶,會好失落!」
左丁山只係光顧Inn Side Out 一次咁多,冇乜回憶,但去一次就知道戶外吧氣氛特別,為別處所無,相信改建成新廈之後,幾難會有一條露天私家行人路可以做酒吧咯,從此香港特色又少一樣。
不過三十幾年來,香港市容不斷轉變,隨時代、經濟環境而變,無謂呻。這日與餐飲M傾偈之後,地產基金經理S請吃午飯,到香格里拉酒店夏宮,論食物,夏宮似乎不及香宮,不過勝在就腳,由中環行去金鐘,二十分鐘啫。地產S自從恢復獨身之後,大概晚上幾得閒,居然有時間整理80年代兒子出生時嘅街頭照片與八米厘紀錄片,地產S話:「平時唔多覺,睇番舊片,先發覺香港街頭街景轉變咗好多、好多。」不過佢做呢一行,有份參與改變香港市容,亦係無謂呻,仲有時間嘅話,不妨將啲舊片數碼化,放上YouTube,讓廣大觀眾一睹1982年中環、銅鑼灣、金鐘舊貌。嗰陣時,太古廣場還是軍營地段,與現在完全不一樣。
地產S話吃過飯後就要為新基金籌募資金,去外地路演,第一站先去東京,一個星期內會飛到腰頸皆痛,好辛苦。同席有一位年青投資關係總監,來自投資銀行,年青人話:「我啲舊同事先至辛苦呀,依家做IPO未必有out-of-pocket(代支費用)可收,客戶要慳錢只肯支付一筆固定費用,由投行全包,投行用自己錢就特別慳家,我啲舊同事為一單IPO飛去歐洲路演六日五夜,只有兩夜住酒店,其他三晚就在飛機或火車趕路睡覺慳番酒店房租,返到香港,佢地三個人直情面無人色!」唔少叻仔叻女,誓要做i-bank,唔該訓練吓體能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