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頸手指疼痛麻痹 <br>頸椎病襲年輕低頭族

肩頸手指疼痛麻痹 
頸椎病襲年輕低頭族

【本報訊】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已成為都市人的生活必需品,長期低頭看螢幕引發頸梗肩痛,不少年輕低頭族自恃筋骨強健,復原能力強而不以為意,但小心這是患上頸椎病的先兆。中醫師表示,近一年接獲十多宗20歲出頭的年輕病人求診,因常低頭引發神經根型頸椎病;有大專生因手指頭麻痹求診,檢查發現提早出現頸椎病變是引發麻痹的元凶。
記者:鍾麗霞

神經根型頸椎病以往屬中老年疾病,患者多數是40歲以上文職人士,但近年患者越見年輕。註冊中醫師李杰霖表示,頸椎病臨床可分為神經根型、頸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及混合型六種,其中以神經根型頸椎病最常見,約佔頸椎病六至七成。此病是由頸部慢性勞損,使頸椎間盤發生退行性變化,致椎間隙變窄,令頸部神經根受壓所致。
他表示,患者通常出現頸部單側局限性疼痛,頸根部呈類似電擊不適,並向肩膀、上臂、前臂及手指放射,以疼痛或麻木為主。疼痛可呈痠痛、灼痛或電擊痛,當後伸頸部、咳嗽、甚至增加腹壓時疼痛會加劇,患者會覺得上肢沉重乏力,當拿起物件時易墜落,部份患者甚至有暈眩、耳鳴、握力減弱、肌肉萎縮等症狀,令日常生活大受影響。

用電子產品時間過長

低頭族易患此病,是因為長期的低頭動作會拉緊後頸肌肉,令頸椎的自然弧度改變,「頸椎嘅弧度應該係向前,成日低頭會令頸椎唔正常變直,最差係頸椎角度變咗向後嘅『反張』。」
近年不論學生或年輕打工仔,使用電腦或電子產品的時間越來越長。他表示,就算「後生」也難敵持續勞損,因神經根型頸椎病求診的年輕人有增加趨勢,過去一年便累積十多宗病例,其中一宗是一名20歲大專男生,因日夜不斷用智能電話及電腦,初時出現一般肩頸痛,其後開始手指麻痹,因找不到病因,加上麻痹加劇求診,檢查後發現因過度低頭,導致頸椎弧度變直,令神經根受壓,引發疼痛與麻痹,接受數次針灸治療後症狀減輕。他建議該病人要改變使用電腦習慣,增加休息時間,以免症狀復發。
他指,另有一名40多歲任職管理層的男病人,因經常長時間用各式電腦產品,加上頻密坐長途飛機公幹,在機上坐姿及睡姿不正確,令頸椎長期勞損但未有理會,最後脊椎也受牽連,下肢常感無力,走路時似「踩棉花」的感覺。其後接受針灸及推拿等治療,病情才有改善。他警告勿忽視神經根型頸椎病,除了頸椎弧度改變外,更可出現骨刺、韌帶鈣化及側彎等問題,病情嚴重或要接受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