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傳的一句運動術語「No Pain No Gain」,到底這句話是真是假呢?這句話之所以流行,源自於80年代前健身熱潮的興起,美國荷李活電影女星珍芳達,她以跳健康舞推動健康運動時說過這句話,於是便成為宣傳健身的口號。所謂Pain,生理學上是指由身體損傷、病患或受到外來的刺激,而引致不舒服及情緒不安的感覺。
進行劇烈運動後的一兩天,肌肉通常會出現一些疼痛的感覺,但當恢復過來後,疼痛漸漸消失,新陳代謝後身體會產生適應性的調整,肌肉力量和身體狀態得以提升,這種生理現象稱為「延緩性肌肉疲勞」。30多年前,健身人士都以為從運動之中身體獲得益處,就必須經歷這個疲勞過程。時至今日,運動科研把這個迷思揭開了。運動後身體不一定需要出現痛楚性的疲勞,狀態才獲得提升。
加拿大麥馬斯達大學去年的研究指出,在力量訓練當中,就算負重的強度只有最大能力的30%,肌肉只產生輕微的疲勞,同樣能夠刺激到肌蛋白的代謝,促進狀態的提升。專家認為,過高的運動強度訓練,對於一般以康樂為主的都市人而言,並非有絕對的需要。反而訂定個人健康運動的計劃,更容易享受運動的樂趣。
雷雄德
浸會大學體育學系副教授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