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煮:一個人的餐桌

我做煮:一個人的餐桌

做菜的人多喜歡為人而煮,為自己做菜往往沒那麼大動力。就是自己當初努力鑽研料理也是因為喜歡為家人朋友做菜燒飯。開店,其實也只是單純地希望跟更多人分享美食。雖然工作漸漸往衣飾生活設計、寫作那邊走,但料理,始終仍是我熱愛的,多忙也想多燒飯做菜。跟自己喜歡的人同桌共飯是我從小就非常嚮往的生活。

除了為家人朋友做菜,也熱心地為自己做飯。朋友覺得一個人吃飯沒動力煮,隨便打發算了。我說為他人做菜是分享愛是表達愛,給自己做菜是自愛是享受。因不用擔心做了他人不喜歡的菜,往往更輕鬆隨意自在,喜歡甚麼就做甚麼,沒甚麼常理法則,可隨心所欲。美好的飲食生活,就是享受為家人做菜,也懂得為自己而煮。
習慣了早餐後即關在房間讀書寫作做設計至中午,做設計、寫作是完全孤獨的,需要大量的時間思考、做夢,沒有喧鬧沒有伴,長期如此工作,令我懂得享受獨處。而獨處也讓心靈得有反省、沉思的空間。每朝的獨處時光,我喜歡閱讀寫作,有時是全然的放鬆,讓工作、創作靈感不斷湧現。午飯一般一個人吃,不喜歡外吃,做些簡單的菜,順道泡一壺茶聽聽音樂翻翻雜誌,是工作與工作間的安靜時刻。
一個人的料理,最喜歡有味飯。習慣了晚餐時預留一些主菜,第二天早上先浸五穀米,至中午,加些常備材料如冬菇、金華火腿、瑤柱、杞子……就是營養豐富的好菜式。又或是沙律,只要常備沙律菜、沙律油就可了。當然,也可隨心只喝一個湯伴麵包或只是三文治,純然是喜歡甚麼就是甚麼的生活,在越來越難以隨心所欲的生活中,大家何不好好享受這自由的生活片段?

作者:關琬潼 攝影:黃子偉

比起純食譜書,我更喜歡讀料理散文集。英國Nigel Slater的《The Kitchen Diaries》、台灣作家林文月的《飲膳札記》等,記錄了料理人、作家的飲食生活,有趣、好看。

為自己的一人料理選擇喜歡的杯杯碟碟、托盤,色、香、味俱全,是生活一大享受。

牛肝菌忌廉湯伴多士

一碗湯伴麵包其實是簡餐的好選擇。牛肝菌香味濃厚,加入白菌中可提味。湯煮好可以清湯或鮮奶調濃度。

材料:
橄欖油1湯匙、煙肉10克、乾葱/蒜茸各1湯匙、白菌80克、牛肝菌15克、麵粉半湯匙、有機清雞湯120毫升、百里香1棵、鮮奶100毫升、蒜粒2粒、淡忌廉2湯匙、麵包2片、水半杯

做法:
1.牛肝菌用半杯水浸軟,浸水留用。

2.燒熱1湯匙橄欖油,下乾葱、煙肉和蒜茸炒香。

3.加入白菌和牛肝菌,中火炒約3分鐘。留少許伴多士享用。

4.下麵粉拌勻,加入清雞湯、浸菇水和百里香,蓋上蓋,慢火煮約10分鐘。

5.下鮮奶煮熱,打成茸,加入淡忌廉。

6.另燒熱少許油,爆香蒜粒,將麵包煎至金黃,放上菇菌,伴湯享用。

4

5

6

法邊豆雞柳蕎麥麵

蕎麥麵一般拌冷麵汁凍吃,但想熱吃時,加入配料麵汁炒拌也可。晚餐時用不完的材料可隨意加入作配菜。食譜中的柚子醬油帶果香,大家也可用一般日本醬油代替。

材料:
乾綠茶冷麵80克、雞柳(切條)80克、法邊豆/本菇各20克、甘笋粒/白芝麻/鹽/芝麻醬/油各少許
調味汁料:日本柚子醬油/味醂/清酒各1湯匙

做法:
1.麵下沸水中煮至彈牙,過冰水,瀝水。

2.汁料拌勻,取2茶匙與雞柳拌勻。

3.燒熱油,加入本菇和法邊豆炒一會,下鹽調味。

4.另燒熱油,下雞柳炒至金黃,加入麵炒勻。

5.加入餘下汁料和蔬菜炒勻,離火;下芝麻和芝麻醬,即可享用。

1

2

4

櫻桃茄芝麻豆腐沙律

豆腐是我最喜歡的食材,加入芝麻是非常開胃的配搭。一直也愛用日本的絹豆腐作沙律配料。味道濃郁口感滑溜,是春夏的清新料理。怕煩不想自製醬汁,日式超市有許多不同選擇。

材料:
絹豆腐1件、日本白芝麻醬3湯匙、味醂/醬油各1茶匙、木魚水3湯匙、珍珠笋2條、白芝麻粒1湯匙、沙律菜/櫻桃茄/鹽/油各適量

做法:
1.絹豆腐切粗粒,瀝水。

2.沙律菜洗淨瀝水,櫻桃茄洗淨剖半。

3.珍珠笋直切四份,加熱少許油,炒一會下鹽調味。

4.把白芝麻醬、味醂、醬油、木魚水和白芝麻粒放缽中,研磨至勻。

5.沙律料跟醬汁拌勻,即可享用。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