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
Phoenix股東黃東偉透露,全球現有約八間較具規模膠造燃油熱解廠房,全在歐美和加拿大,最大一間每日處理50公噸塑膠。該公司技術特點是在第一步的預熱程序,以攝氏200度以下,無燃燒情況下預先清除爐內的空氣,這便不會在生產過程產生有毒的二噁英,而最後排出的只是水蒸汽和合乎環保標準的二氧化碳。
加熱分解 冷凝成油
塑膠與燃油都是石油產品,只是不同形態,只要用適當溫度熱解,在主反應爐內把塑膠分解氣化,隨熱解的時間長短,可產生柴油、汽油及其他合成氣體,再用冷凝方法,把氣體柴油和汽油轉化為液體,其他合成氣體仍可作燃料,但效能較低,會回輸去主反應爐作燃料。
目前的熱解廠房,大都需要每次熱解一批塑膠後,便冷卻裝置,清理反應爐後才可再使用。Phoenix自行研發的熱解裝置,可連續使用一個月才停機一天清理,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益。
《蘋果》記者